據 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日,知名 電商 中糧我買網因打折抬高零售價被曝光。 北京市 發改委對其做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中糧我買網在銷售商品時,存在“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 價格手段,誘騙 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價格違法行為,罰款5萬元。據第三方網購維權監測數據顯示,多名用戶 投訴中糧我買網在消費過程中存在虛假促銷、擅自取消訂單等問題。雙11臨近,今年的“網購狂歡”還會出現這種現象嗎?
?
早在今年4月,北京市發改委就在其官網,掛出了對“我買網”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但未引起外界關注,直到10月10日,第三方網購投訴平臺——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在其主辦的公眾號發布相關案例。該中心分析師姚建芳說:“這些案例都是消費者在我們投訴平臺上面遞交的一個真實的親身經歷的案例。”
?
北京市發改委發布的處罰決定書中,公布了“我買網”兩起價格違法行為,都是根據群眾舉報提供的線索查處的。一起是初萃雜糧禮盒3200g(8袋裝28元折扣券,網站標明卡券專享零售價110元。經查,該商品此次促銷活動的原價是88元。同期該商品正常售價為90元,VIP會員價88元。另一起是中糧初萃壓榨濃香花生油5L 30元折扣券,網站標明卡券專享零售價120元。經查,該商品此次促銷活動的原價是99.9元。同期該商品正常銷售價格為99.9元,VIP會員價99元。
?
這兩類促銷券的有效期均是2016年7月、8月、9月的某一個時間段。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姚建芳介紹說,類似價格違法主要出現在雙11等時間節點,“價格方面的欺詐,平常銷售中出現的比較少,出現頻率較高的時候應該是雙11或者618這樣大的節日促銷。”
?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公布了三起針對“我買網”的投訴案例,并有詳細的訂單編號。
?
據統計,網絡欺詐、網絡售假、退換貨難、虛假促銷等問題,成為“2017年上半年全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被投訴問題”。對于網購價格欺詐,網購達人付女士就遇到過多次這樣的現象,“比如說某一件商品的原價是一百元,但是它平時的折扣價就是80元,如果到雙11的時候它可能標價就變成了一百元,然后再給你折扣,其實是和平時的價格差不多。”
?
長期專注互聯網產業經濟的佟先生表示,網絡商品的歷史價位,消費者很難查詢到,也很容易被促銷沖昏頭腦,“尤其到11月份,有些所謂的網絡爆款或者促銷款,就會猛漲一段價,至少提價50%,等雙11過去之后,再恢復正常價位。”
?
去年,京東就曾經因為價格違法被北京市發改委一次性處罰50萬,引起輿論關注。而此次北京市發改委對“我買網”的罰款,相對較輕,只有5萬元。但記者也注意到,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顯示,中糧海優(北京有限公司曾經多次被行政處罰,其中包括虛假宣傳、冒充注冊商標等。
?
近兩年,隨著有關部門查處電商價格欺詐力度的加大,以前虛標價格的現象已有明顯減少。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姚建芳表示:“畢竟現在價格越來越透明,而且各方面的比價也好,政府的監管監測也好,都在這方面有一定的加強。”
?
姚建芳認為,在電商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之所以仍有電商踩價格違法的紅線,和消費驅動有關。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岳屾山律師也表示:“對于他們的這種欺詐行為,更多的是依靠消費者的舉報。消費者又不是十分地清楚和了解之前的價格,所以在舉報上面可能也會存在一定的疏漏。”
?
也有專家表示,電子商務相關法規的盡早出臺,對電商行為的約束將起到全面的規范作用,有助于創造更好的網購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