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28 來源:互聯網
自2016年底,國內開啟陣陣“環保風”,政府對化工企業嚴查施壓,所到之處無一幸免。截止2017年,聚乙烯總產能1617萬噸/年,預計今年待投產裝置新增產能至少約112萬噸/年,庫存居高不下,供大于求局面難改。
市場:產能擴張帶來連鎖反應 供需失衡陷入產能困局
高速升溫的消費市場帶來聚烯烴產業的投資熱潮。2017年,聚烯烴產能繼續擴張,隨之也帶來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供應商競爭激烈化。如今丙烷脫氫項目的橫空出世,已然形成了群雄割據,多足鼎立的局面。隨著高科技的不斷研發,新興產能的繼續投放,貨源品種更趨豐富,價格戰也愈演愈烈。其次,銷售模式多元化。隨著時代的發展,聚烯烴行業也邁入了電商銷售的行列。電商憑借其穩定的渠道、豐富的貨源以及優越的價格在短時間內便吸引了業者人士的目光。另外,神華集團的網站拍賣模式因其拍賣價與市場價貼近,也備受貿易商青睞。*后,企業生產高端化。原先的聚烯烴企業在通用料方面的競爭力被逐漸削弱,低端產品的價格愈加貼近成本線,幾乎無利潤可圖,倒逼石化企業及少部分煤化工企業走上創新道路,向高端產品的方向發展。
2016年底,行情大幅上漲,聚乙烯庫存維持在50-60萬噸低位。因環保嚴查,下游工廠不斷整改甚至關停,終端心態謹慎,需求跟進遲緩,導致自2017年春節歸來,石化庫存居高難下,一直處于85萬噸以上,即便再有利好支撐,行情漲勢仍不明朗。
與此同時,環保風暴層層刮起,嚴查不斷,導致下游需求大不如往年。隨著四月份“檢修季”陸續到來,庫存有望進一步消耗,對行情起到一定支撐。但預期仍舊不大樂觀。
總結:長路漫漫還需邊走邊瞧 根源治理帶動正向發展
聚烯烴市場的產能高漲問題,在短期內難以得到有效的解決。并且由于聚烯烴在化工行業有著較大的使用范圍和市場,因此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四月份,大量裝置停車檢修必然會促進“降庫存”,但仍不是長久之計,還需要從根源上解決聚烯烴的供需失衡問題。如此才能帶動聚烯烴行業的正向發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