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30 來源:互聯網
全國統一碳市場將按計劃在年底啟動,目前已進入倒計時階段。首批預計只納入電力行業,2018年主要以市場建設為主,不會對煤電行業整體形成較大的成本壓力。市場人士認為,長期來看中國碳交易市場交易規?;虺f億元,為新能源產業和碳資產管理產業帶來巨大發展空間,碳資產管理百億市場大幕將開啟。
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現象日趨明顯,為開展碳減排,全球范圍內建立多種碳交易市場。國金證券分析師姚遙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碳交易產值達到頂峰,為176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萬億元,之后受價格下降影響出現下滑,但2014到2016年交易額穩定在500億美元左右,全年實現碳交易在7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
中國從2011年起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深圳等七地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并于2014年全部啟動上線交易。在此基礎上,作為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之一,今年將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據了解,目前相關政策準備和技術準備已經基本就緒,報請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表示,在認真準備的基礎上按計劃如期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按照“市場導向、政府服務、協同推進、廣泛參與、統一標準、公平公開”的原則,分階段穩步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在確保碳市場平穩有效運行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碳交易系統,切實發揮市場機制在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降低全社會減排成本方面的作用。
按照初期設想,全國碳市場計劃**階段納入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等八個重點排放行業。參與主體為2013至2015年中任意一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達到一萬噸標準煤以上(含)的企業。隨后又縮減到電力、水泥和電解鋁三個行業,目前*終納入的行業只有電力一家。上海將建全國碳交易平臺,湖北負責登記系統。
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教授袁家海表示,全國碳市場近期不會對煤電行業整體形成較大的成本壓力。一位從事碳交易工作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2018年全國碳市場主要是進行系統建設、試運行、開戶、模擬交易等一系列工作,進而完善相關的機制體系,正式的交易有可能要到2019年,所以說短期內對行業影響不大。
不過,市場的想象已經打開。姚遙表示,目前中國碳交易市場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碳交易市場,截至2017年10月,累計配額成交量達到4.06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成交額累計達102億元人民幣,未來市場交易規模或超萬億元。碳市場的發展將增加傳統產業碳排放成本,促使其不斷通過技術進步和節能投資降低碳排放,同時新能源產業開發CCER項目將為其帶來額外收入,增強其競爭優勢。此外,碳資產管理產業增長前景廣闊,預計未來碳資產開發和碳交易經紀業務可達百億級規模,而碳盤查市場也能達到30多億元的規模。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