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2-13 來源:互聯網
1月7日,《自然-通訊》發表了中國科學家完成的小鼠腸道微生物資源庫工作。
腸道微生物是近年來生命科學和健康領域研究的前沿和熱點。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與宿主健康和生長發育密切相關,在未來人體健康管理和醫療產業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腸道微生物資源庫的建設,是開發利用腸道微生物的基礎,是認知宿主—微生物互作機制和開發微生物藥物的關鍵。
此次報道的小鼠腸道微生物資源庫包括126種微生物及其基因組。其中77種微生物是首次成功分離培養的新物種,并對其進行了分類學鑒定和命名,這些新物種的發現和鑒定,大幅度提高了對于小鼠腸道菌群高通量16SrRNA擴增子測序數據的物種注釋比例。該小鼠菌株資源庫覆蓋了超過88%小鼠腸道的核心屬,其基因組代表了超過52%的小鼠腸道微生物的非冗余功能基因集。該資源庫的構建使得可培養的小鼠腸道微生物菌株資源從48個屬增加到110個屬、從76種增加到180種,為后續基于小鼠模型開展腸道菌-宿主互作機理研究和功能菌株開發奠定了資源基礎。研究人員前期利用該資源庫中的一株狄氏副擬桿菌開展了腸道菌群與宿主互作的研究,發現狄氏副擬桿菌通過產生琥珀酸、次級膽酸來激活不同的信號通路,發揮多靶點整體調節作用,是一種潛在的、新型抗代謝綜合征益生菌(Wangetal.2019.CellRep.)。
該項工作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劉暢等人完成,研究員劉雙江和劉宏偉為文章通訊作者。該項工作歷時二年多,得到了中科院微生物組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支持。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