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09-23 來源:互聯網
第二屆聯合國環境大會23日在位于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總部召開。根據當日發布的“健康星球,健康人類”報告,全球約四分之一的死亡人口與環境問題有關,改善環境已成為人類健康發展的迫切任務。
“健康星球 健康人類”報告的數據顯示,2012年,大約1260萬人由于環境問題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每年因環境惡化而過早死亡的人數比沖突致死的人數要高234倍。空氣污染、氣候變化、化學品暴露以及水污染是導致人類死亡的重要環境因素。
報告說,每年世界各地約700萬人死于空氣污染,其中430萬人的死因與室內空氣污染有關。每年約有10.7萬人死于石棉中毒,2010年約65.4萬人死于鉛中毒。報告還指出,自199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次締約方會議以來,有60.6萬人因氣象災害失蹤,每年還有84.2萬人死于水污染造成的腹瀉病。
報告還顯示,在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死亡人口中,因環境問題而死亡的人所占比例相對較高,分別為28%和27%。這一比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和地中海東部地區分為23%和22%,美洲和歐洲地區的這一比例則相對較低。
為采取有效措施應對環境惡化,緩解人類面臨的環境威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對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等世界六大區域進行了環境評估,發現全球普遍面臨氣候變化、沙漠化、土地退化、水資源缺乏等問題。
該機構提供的數據顯示,自1990年以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近50%,而世界森林面積減少了129萬平方公里,超過南非的國土面積。
由于溫室氣體排放以及森林覆蓋率降低,1880年至2012年,全球海陸表面平均溫度升高了0.85攝氏度。氣溫升高又加劇了地球的干旱和荒漠化,地球每分鐘損失潛在農業用地達23公頃,40%的世界人口受到水資源匱乏影響。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施泰納說:“地球生態資源的消耗以及人類污染足跡的增加,使我們在健康和福祉方面承擔日益增加的成本。”
改善環境刻不容緩
面對嚴峻的環境問題,施泰納呼吁各國行動起來,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
“只有在(改善)環境方面不斷取得進步,我們才能維護自己的幸福。本周的聯合國環境大會就是想辦法讓環境始終是人類福祉的庇護所,而不會成為傷害人類的刀口,”阿奇姆 施泰納說。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首席科學家麥格萊德也在報告發布現場呼吁各國迅速行動起來,幫助人們免受環境問題帶來的威脅。
為了構建健康的地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提倡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去除或減輕有害物質對環境的影響;利用可再生能源,減少碳燃料的使用,從而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量;改變生活方式,在進行必要的經濟活動時減少資源消耗、浪費、污染以及對環境的破壞。
報告還說,采用綠色的生產生活方式給人類帶來的長遠利益顯而易見。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說,逐步淘汰近100種消耗臭氧層的物質,意味著截至2030年,每年高達200萬例皮膚癌和數百萬例白內障會因臭氧層恢復而避免;在全球消除汽油所含的鉛,預計每年可避免100萬人過早死亡;如果減少黑碳(由生物質和化石燃料等不充分燃燒所產生)和甲烷等短期污染物,到2030年,每年可避免240萬人因空氣污染而死亡。百檢網(官網:http://www.百檢網test.com)專門針對室內污染問題進行檢測治理,為改善環境污染盡一分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