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0-27 來源:互聯網
機構改革兩年后基層市場監管面臨的困境及解決建議
——清新區為例
2019年機構改革,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質量監督部門與工商部門合并成立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至今已有接近兩年的時間,兩年來,基層市場監管一級面臨一些困境,筆者以清遠市清新區為例作淺表分析,并提出一些解決困境的建議。
一、基層市場監管面臨的困境
(一)人員不足,局所人員比例嚴重失衡
據清新區局*新的人員安排,區局機關的人員(含太和所)為101人(不含被抽調的9人),七個基層市場監管所共有48人,區所比例超過2:1。從人員比例上看,是上級兩個業務主管指導基層一個業務員工作,從這一點考慮情況比較樂觀;從業務股室與基層所比例上看,局機關有11個股室(細化則有16個股室隊)指導一個基層所工作,換句話說,一個基層所要面對局機關16個股室隊的業務工作,而七個基層所的人數在5-8之間,如分開所長不計(所長主管全面工作),平均每人分管的對口業務股室工作個數至少有兩個,對于一些人員少的基層所,分管業務個數甚至達到4個。
(二)業務難精,培訓廣度深度遠遠不夠
基層市場監管所人員普遍存在業務不夠精通,這是無可厚非的事實,也不能責怪基層市場監管所。因為上述說到的基層所人員少分管業務多,職能合并后,事務更多。“一專多能”是需要,可能對部分人而言比較容易達到,但“一精多能”或“多專多能”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大可能的事情,更何況是對年輕人不多的基層市場監管所而言。市局、區局組織的培訓還不夠廣度和深度,甚至是“新度”,有些培訓的內容今年與去年的差不多,沒有多少新的內容,缺乏“新度”,這對參加培訓的人員來說,吸引力不夠,對參加學習的積*性和效果都不大。有時業務科股室之間的培訓沒有協調好,同一時間段舉辦兩三項業務培訓,對于人員較少的基層所,分人乏術。還有就是一些業務科股室為了完成某項考核,到年底來個“扎堆培訓”,估計這些“扎堆培訓”的質量也不會很高。年底任務重,匯報多,事務更繁雜,為了參加這些“扎堆培訓”,基層所在其他方面的工作只能加班加點。指導如同培訓,尤其是現場指導。業務股室對基層所的指導次數不夠多,深度不夠深,有些業務股室到基層所指導業務工作的次數,一年也沒有一次。
(三)萬事相關,業務和地方事必須兼顧
作為一個職能多、任務重的大市場監管部門,市場監管人員走在大街上,基本上很難找到哪一個對象不屬于自己監管,就算不屬于自己監管,或多或少都有可能從某一個方面與自己的監管有聯系或是“擦邊球”的關系。市場監管所作為區局的派出機構,服務于群眾,要服從區局安排的各項業務工作;要立足于地方,不能不服從地方政府安排的與自身業務相關的工作,或是“擦邊球”關系的工作。在清遠開展的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如監管一個農貿市場內的經營者,市場監管部門有很多職責,在監管市場的同時,協助地方政府維持市場秩序,甚至是市場內的車輛管理、人員體溫檢測等,只要是能扯上關系的不能不兼顧。
(四)會議過多,議程過于繁瑣時間較長
市場監管部門作為一個職能眾多的監管部門,內設業務股室有十多個,每個業務股室召開一次會議,就會有十多個(次)會議,如每個會議的議程過于繁瑣,時間太長,再來個反復強調,不僅讓主持會議的人辛苦勞累,也會使參加會議的人心里面覺得郁悶,產生厭倦情緒。會議多了,時間長了,落實工作的時間自然就減少了。同一個會議內容,在會上反反復復地強調三、四次,雖能體現單位重視、領導重視和工作的重要性,但久而久之也容易會讓人聽出“耳病”。基層市場監管部門事務繁多,對于一些地理位置遠離中心城區的鄉鎮所,如頻于參加會議,會議的時間又太長,傳達會議精神和落實工作的時間就更少,畢竟開展某一項業務工作基本都要基層監管人員落實到實處。
二、解決困境的一些建議
(一)招選人才,調整比例充實基層
目前,基層市場監管所普遍存在人員少,年齡大的狀況,同時還存在一些臨近退休干部。為改變現狀,在編制允許的范圍內,建議通過公開招聘政府雇員或選調公務員等方式,招選年輕優秀人才充實到基層,合理調整基層所的年齡結構和知識、專技能結構,合理調整原有人員的工作崗位,提升基層工作活力。機器要更新換代才能更適應時代要求,人員也要調整更新才能更好地促進各項工作的開展。
針對局機關與基層監管所人員比例的失衡,建議可通過征求意見和自愿報名等方式,鼓勵一些年輕干部或經驗豐富的中青年干部充實到基層鍛煉,賦予其一定的職位和職責,并以其在基層工作的年限和工作績效作為其本人優先于局機關同等次其他人員晉升職級的依據。機構改革前后,基層總人數不變,沒有疊加,職能卻成倍增加,建議通過向區編辦申請更多的基層監管人員編制,充實人員到基層落實工作,為基層減負,也是為局機關減負。
(二)一專兩能,增強培訓實操深度
基層市場監管所是名副其實的“萬金油”(什么事都做得來),基層市場監管人員難以做到一精多能或多專多能,那么建議對基層市場監管人員降低要求,要求做到“一專兩能”。如一個基層市場監管所有五個人,在不存在業務交叉重疊的情況下,就有可能做到“五專十能”。
建議業務股室認真研究開展業務工作的實操性,及時更新知識和工作要求,增強培訓的深廣度。通過所長帶頭學,監管人員緊跟學,競賽比拼學等方式,牽起學習熱潮,在學習中促進工作,在工作中提升學習。如基層監管人員能做到專A能BC,那么基層監管所可實現“ABC”角。
(三)立足職能,服務地方兩個不誤
市場監管部門雖然是一個職能眾多的監管部門,但也要分清職責,尤其是基層市場監管所,否則就是越權。**要理清自身部門職責,*好能列明清單,對自己哪些該管和哪些不該管的事情,或主管或協管的事情,一目了然,不能一味是地方政府或其他部門指哪是哪,指哪做哪,像只無頭蒼蠅。
其次,在單部門或多部門聯合檢查中,不能越權監管,如發現不屬于自身監管并有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的,可提醒監管對象,或通報相關部門,而不能越權責令改正。比如在安全生產監管中,如發現企業的電線或滅火器等存在安全問題,應口頭告知提醒并告知相關部門。三是立足地方,必然要服務于地方,在立足職能的同時,加強與地方政府和相關各部門的溝通聯系,分清職責分工,互通信息,建立聯動機制,加強合作,促進發展。
(四)縮并會議,簡化議程提升時效
當下通訊方便發達,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通訊工具和網絡來達到傳達信息、傳達會議精神。對于能夠不召開的會議就不召開,能通過“粵政易”或其他途徑快速傳達的就用“粵政易”或其他途徑;對于不得不召開的重要會議,能縮短時間的盡量縮短,*好能控制在一小時以內甚至半小時以內;對于多個業務工作會議,業務部門之間**做好互相溝通,*好能合并在同**甚至同一上午或下午一起召開,杜絕天天有會開或一周多個會的現象,同時考慮基層市場監管所的工作多變性、緊迫性,合理作出調整安排,確保基層市場監管所能充分落實工作;議程能簡化就簡化,只要不違反相關規定,在提升用時的同時,也能提升開會的效果。? ?
作者單位:清遠市清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黃禎敏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