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0-28 來源:互聯網
對于無法母乳喂養的寶寶來說,奶粉是他們*重要的口糧。然而,德國“食品觀察”組織*近發布的檢測報告顯示,4種德國的奶粉中有3種檢測出芳香烴礦物油;在12種購自法國和荷蘭的奶粉產品中,有5種檢測出芳香烴礦物油。這些受影響奶粉中的芳香烴礦物油含量在每公斤0.5毫克至3毫克之間。
很多爸爸媽媽看到這個消息后非常擔心。奶粉中為什么會有礦物油?它對寶寶有什么樣的危害?已經買回家的奶粉中有礦物油嗎?以后還能放心給寶寶吃奶粉嗎?為了解答寶爸寶媽們的疑惑,今天我們就好好聊聊礦物油的知識。
礦物油是一個大家族
礦物油(MOH)是一類脂溶性物質。“一類”代表著礦物油并不是一種物質,而是一個龐大的家族。
礦物油可分為飽和烷烴礦物油(MOSH)和芳香烴礦物油(MOAH)。而按照黏度又可分為低黏度、中黏度和高黏度三類,一般規律是碳原子越多,分子量越大,黏度越大,毒性越小。
礦物油既有工業用途,如用于汽油、柴油等;也有在食品中應用的,食品中*常見的就是石蠟。除此之外,生活中很多化妝品都有礦物油,比如各種保濕油、卸妝油、護膚品等,其實都有礦物油,礦物油在藥品中也有很多應用。
食品中的礦物油主要來源于食品包裝
那么,奶粉中為何會有礦物油?事實上,在食品工業中,礦物油是可以使用的,一方面是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的,一方面在包裝材料中也廣泛使用。
聯合國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對食品級礦物油做過詳實的安全性評價,確定了某些礦物油可用于食品。
歐盟允許使用于可可、巧克力制品以及其他糖果制品,包括口氣清新類糖果、口香糖。
美國也允許礦物油在糖果、焙烤食品、大米等食品中使用。
中國允許礦物油作為加工助劑使用,常作為消泡劑、脫模劑、防粘劑、潤滑劑等用在發酵食品、糖果、薯片和豆制品的加工中,如糖果、雞蛋的被膜劑。
歐洲食品安全局曾對市場上的食品進行調查發現,幾乎所有食物均或多或少含有礦物油,平均含量*高的食物分別是糖果(不含巧克力)、植物油、魚類產品(魚罐頭)、油籽、動物脂肪、魚肉、堅果等。
調查發現,食品中的礦物油主要來源于食品包裝、食品添加劑、加工助劑和潤滑劑。食品包裝可能是*大的來源。
奶粉中有礦物油,*可能是通過印刷油墨經過包裝材料進入到食品原料和食品中的??纯次覀儸F在的奶粉,都會用各種包裝紙、包裝罐,包裝罐上又會用油墨印刷上好看的圖案和文字,這些油墨中的礦物油難免就會進入食品中。所以,奶粉中檢出礦物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奶粉中微量的礦物油不會危害寶寶健康
對于寶爸寶媽來說,*關心的還是是否安全,畢竟奶粉可是寶寶們的口糧。其實,從目前來看,大家不用太擔心。
**,盡管礦物油難免會進入我們的食品,但是在食品中檢出的礦物油一般含量都不高,可能的風險還是很低的。
其次,礦物油是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的。與其他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一樣,只要是符合國家標準、合理使用礦物油都是安全的。
礦物油是一種脂溶性的物質,可在人體內的脂肪組織內蓄積,所以人們擔心它是否會危害身體健康。
2012年,聯合國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將礦物油分為高黏度礦物油和低黏度礦物油,提出高黏度礦物油的每人每天安全攝入量是0至20毫克/公斤體重。
歐洲食品安全局則認為毒性與礦物油的黏度有關,并設定高黏度礦物油和中黏度礦物油的安全攝入量為 12毫克/公斤體重。
當然,礦物油的組成太過復雜,不同類型的礦物油相差很大。而現實的礦物油又可能是不同結構的混合物,簡單套用這個指標也不合理。
歐洲食品安全局的專家評估報告中指出,礦物油的實際攝入量在0.03至0.3毫克/公斤體重的范圍,兒童的攝入量要高一些。純母乳喂養的嬰兒,攝入量大概在0.3至0.5毫克/公斤體重的范圍。一般而言,這些礦物油中大概有15%至35%是“芳香烴礦物油”。從這個數據來看,歐洲嬰兒每天攝入的芳香烴礦物油大約在0.05至0.18毫克/公斤體重的范圍。
檢測中芳香烴礦物油含量*高的奶粉含量是3毫克/公斤,按照這個量推算,可以得出,通過奶粉攝入的礦物油,并不比純母乳的嬰兒攝入的礦物油更多,所以說,可以認為這點礦物油并不會對寶寶的健康產生危害。
奶粉中的礦物油不是“非法添加”
值得一提的是,奶粉中的礦物油不是“非法添加”的,添加它對于廠家來說毫無好處。
奶粉中的礦物油是奶粉加工過程中帶來的,有可能是來源于“加工助劑”,也可能來自包裝材料。我們無法避免,只能盡量減少,相關標準中對食品包裝材料中礦物油的遷移量是有限制的。
*后總結一下,從目前的科學數據來看,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礦物油對于健康的風險很小,大家不用太擔心,奶粉該吃還是得吃。此外,奶粉則應注意在正規渠道購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