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壓載水是為了保障船舶安全平穩運行而裝載入船舶壓載艙中的淡水或海水,在航程結束壓載水一般會被排放至目的港海域。因這一特性,船舶壓載水成為水生生物在全球范圍內傳播的主要載體,也導致其成為了海洋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徑。
船舶壓載水檢測*主要的目的也是為了預防海洋生物入侵可能導致的海洋生態失衡、本地生物遺傳污染、病害流行、赤潮爆發等生態災害。
為什么要做船舶壓載水檢測?
船舶壓載水攜帶的有害水生物和病原體威脅當地海域的生態安全、影響生物多樣性和漁業資源持續發展、危害人類健康和社會安定,已被認定為全球海洋所面臨的四大威脅之一。船舶壓載水檢測能將壓載水中的有害水生物和病原體檢測出來,若達到標準即可直接排放,若不超標,則船舶需按照公約要求自行選擇處置方式依法合規處置壓載水,包括但不限于不排放,使用船舶自有壓載水管理系統或岸基處理系統處理,深海置換,以及第三方藥物化學處理等。
船舶壓載水檢測有哪些標準?
目前,船舶壓載水檢測主要有IMO(國際海事組織)D-2標準和2013版美國船舶通則VGP標準。
IMO(國際海事組織)D-2標準,主要是對船舶壓載水中的微生物有限制標準。
項目 | 限制值 |
Organisms ≥50 μm (≥50 μm活體生物) | <10 Individuals/m3 |
Organisms ≥10 μm and <50 μm(10um-50um活體生物) | <10 Individuals/mL |
Escherichia coli 糞大腸桿菌 | <250 cfu/100 mL |
Enterococci 腸球菌 | <100 cfu/100 mL |
Vibrio cholerae 霍亂弧菌 | <1 cfu/100 mL |
2013版美國船舶通則VGP標準除了對船舶壓載水檢測的微生物指標有對規范外,還增加了壓載水檢測理化指標。
VGP標準的微生物檢測指標包括:細菌總數、糞大腸桿菌、腸球菌。
VGP標準的理化檢測指標包括:二氧化氯、總氯、亞氯酸鹽、氯酸鹽、三鹵甲烷、鹵乙酸。
船舶壓載水檢測超標后,該如何處理壓載水?
目前船舶壓載水處理技術,主要有置換法、機械法和物理法
置換法:
排空閥、注入法以及巴西稀釋法是船舶壓載水常用的三種置換法。置換法普遍存在著置換
所需時間較長,不能很好地滿足IMO指導原則的要求;船舶的制造成本及運行成本都較高;船舶壓載水的置換過程會降低船舶結構的穩定性,并且進行船舶壓載水置換時需要較好的海況。因此,置換法應用于壓載水管理的技術還需要進一步優化。
(二)機械法
過濾和旋流分離法是船舶壓載水常用的兩種機械法。在壓載艙入口設置過濾裝置,使得進
入壓載艙的微生物只有*少部分。但是在沿海的海域中存在著大量的浮游生物,使過濾的難度變大。旋流分離法則是通過對壓載水加載外力,壓載水處于高速流動狀態從而產生分離作用,壓載水中的固體從其中分離出來。
(三)物理法
當前加熱法、紫外線法、超聲波法為主要的物理壓載水處理法。加熱法是通過加熱壓載水
到一定的溫度,通過高溫致死細菌。通常壓載水溫度加熱到40"C~50"C能夠殺死大部分的細菌生物。但是如果海水中還有更耐高溫的生物,還需要提高加熱溫度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
加熱法處理壓載水時存在的挑戰主要有兩點,一是熱源的來源,溫度不夠高殺菌效果不理想。
二是高溫裝置布置會增加船舶制造成本。紫外線能夠利用其波長特性有效殺死壓載水中的細菌。
做好船舶壓載水檢測,才能防止外來海洋生物入侵現象進一步加劇、避免海洋生態系統不斷遭受破壞,保護我國海洋生物物種多樣性、維護海洋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保障我國水產養殖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百檢網是百檢網院旗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可提供一系列海洋檢測相關服務,包括船舶壓載水檢測服務,并出具權威的船舶壓載水檢測報告。更多船舶壓載水檢測相關問題,可咨詢百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