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64家藥品生產經營企業、24家醫療機構、95家 食品生產企業、132家 食品 流通企業、82家 餐飲企業已全部納入食藥信息化智慧 監管平臺。”日前,在談到智慧監管工作時,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市場和 質量監管局局長李文峰表示。作為山西省 食品藥品安全智慧監管的示范單位,2012年以來,稷山縣全面開展藥品遠程電子監管信息化建設、 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啟動食品生產企業溯源 管理,監管能力、水平、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大數據平臺服務立體監管
?
為適應監管新形勢,稷山縣市場和質量監管局于2014年建成并啟用“智慧食藥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
?
“該平臺可用‘163’來概括。”稷山縣市場和質量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1”為“一個食品藥品大數據中心”;“6”為“六大系統應用平臺”,包括網格化監管、行政執法、食品追溯、誠信體系、三大管控和大數據分析;“3”為“向三類群體提供服務”,包括監管人員、行政相對人、社會公眾。智慧食藥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的應用,實現了對該局轄區內食品藥品安全狀況“全方位、全環節、全流程”立體感知和智能監管。
?
同時,在該平臺上能查到每家生產企業的產品批次碼,點擊后可顯示該產品原料采購、生產、出廠檢驗、銷售各環節的詳細信息,真正實現來源可查詢、產品可追溯。
?
該平臺還通過建立執法檢查、監督抽驗、舉報投訴等大數據平臺,進行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分析,為監管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
另外,在該局信息指揮中心的電子地圖上,可以看到很多小紅點,這是執法人員利用執法終端,通過全球定位系統上傳的執法檢查痕跡。將鼠標移動到紅點處,可顯示該企業的許可信息、風險等級、申報信息等。
?
智能溯源強化聚餐安全
?
在稷山縣的一家農村集體聚餐點,記者掃描桌上擺放的二維碼,從業人員健康證明、食材進貨臺賬、冷藏設施情況等信息立即顯示了出來。據悉,這是稷山縣市場和質量監管局利用“互聯網+”,加強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監管采取的新模式。
?
長期以來,稷山縣市場和質量監管局把城鄉集體聚餐作為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內容,針對其風險高、管控難的特點,通過“互聯網+”模式,推動申報備案制改革,完成集體聚餐申報管理工作由紙質申報備案向微信申報,再向“集體聚餐APP”申報的信息化變革。
?
在佳和集體聚餐點,村級食品安全協管員通過在手機上的幾步簡單操作,就將聚餐舉辦地點、食材采購臺賬等信息上傳至食藥信息化智慧監管平臺,就餐村民可以通過掃描就餐點的二維碼,查看該次聚餐的所有溯源信息。
?
目前,稷山縣已有24家農村固定聚餐場所實現了二維碼溯源,掃碼溯源已經成為稷山縣群眾在集體聚餐場所就餐時的習慣。
移動終端提高執法效能
?
“對于基層監管人員來說,一直存在監管對象多、任務重的問題,智慧監管為提高監管效能提供了新思路。”稷山縣市場和質量監管局信息中心主任王曉華說,“執法人員利用移動執法終端對企業的日常檢查、要點檢查、案件稽查進行錄入,實現了網格化管理,為行政執法提供了快捷的處理手段。”
?
在稷山縣食品安全示范街,執法人員走進一家餐飲服務單位進行日常檢查。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在移動執法終端的預置檢查表中輕點幾下,就完成了以往需要手工填寫的執法文書。“以前需要填好幾張紙質文書,自從有了移動執法終端,檢查過程被大大簡化,但該檢查的項目一項都不少,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減輕了工作負擔。”執法人員介紹說,該終端還可以保存現場信息,對檢查問題進行匯總分析,為更加科學化、智能化、高效化監管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
?
據了解,目前稷山縣所有食品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和鄉鎮醫療機構均實現食品藥品全品種、全過程電子監管。
?
運城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段保宏表示,運城市將以稷山縣為試點,組織各地充分運用智慧監管信息化平臺,加強各地食品藥品電子監管平臺數據的上報工作,完善縣、鄉、村三級網絡建設。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相關商品
暫無相關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