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
海關總署:2018年6月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信息
2018年6月,全國海關在入境貨物到達口岸接受監管環節,檢出安全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的食品85批、化妝品4批。未準入境的食品來自19個國家或地區,涉及15類產品,主要是飲料類、糕點餅干類和特殊食品類,主要項目是證書不合格、標簽不合格和品質不合格。(海關總署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8年第19號〕
近期,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方便食品、糧食加工品和食用農產品等3類食品169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58批次,不合格樣品11批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食品安全消費提示和食品安全風險解析匯編?
為幫助廣大消費者科學認知食品安全問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會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以保障公眾食品安全為出發點,以指導科學消費為落腳點,著眼于日常消費量大的食品品種,針對可能的食品安全盲點和消費誤區,結合不同季節消費特點,邀請相關行業協會和權威專家編制了系列消費提示,指出消費者在選購、存儲和加工制作食品時應注意的方面,并針對不同特點的食品提出了建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8年生豬屠宰監管“掃雷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按照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8年獸醫工作要點〉的通知》(農辦醫〔2018〕5號要求,為切實解決生豬屠宰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加強生豬屠宰監管,維護生豬產品質量安全,農業農村部決定2018年繼續組織開展生豬屠宰監管“掃雷行動”。(農業農村部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的公告〔2018年 第12號〕
為指導餐飲服務提供者規范經營行為,落實 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要求,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保證餐飲食品安全,市場監管總局修訂了《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現予以發布,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食品安全·曝光臺
吃瓜群眾請注意!“嘎嘎甜”的瓜可能涉嫌使用違規“增甜劑”
眼下正值黑龍江省地產香瓜陸續上市的季節,有消費者向記者反映,在黑龍江省香瓜主產區綏化市蘭西縣,一些瓜農為了增加香瓜的甜度,會給正在生長期的香瓜噴灑增甜劑。(央視網
點評:按照我國《農業肥料登記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實行肥料產品登記管理制度,未經登記的肥料產品不得進口、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得進行廣告宣傳。
注意!市場總局通報11批次問題食品亞馬遜網站有樣品不合格
7月1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的通告。通告稱,近期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方便食品、糧食加工品和食用農產品等3類食品169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11批次。其中,亞馬遜(網站的南瓜玉米糊檢出不合格。( 食品伙伴網
點評: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已通報相關省份依法予以查處,并要求相關省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責令食品生產企業、進口商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進行整改;責令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責令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查清進貨渠道、產地等信息并向相關部門報告,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對不合格產品立即采取停止銷售等措施控制風險;責令網絡食品交易平臺對不合格產品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
網上點的烤肉拌飯“絆”倒5名大學生涉事餐飲店被吊銷食品經營許可證
今年5月12日17時,海南大學劉某等5名學生通過網絡在海口美蘭迅捷斥候提莫烤肉拌飯店購買烤肉拌飯及配搭檸檬霸、玫瑰花茶、百香果雙響炮、法式草莓果茶等自制飲品,食用后均發生惡心、嘔吐、腹瀉的癥狀。(南國都市報
點評:經海口市美蘭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調查,劉某等5人發病屬于以變形桿菌污染引起的急性胃腸炎為主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致病源為烤肉拌飯。海口市美蘭區食藥監局對美蘭區迅捷斥候提莫烤肉拌飯餐飲店予以吊銷食品經營許可證的處理,同時該店法定代表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五年內不得申請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或者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
合肥多家“網紅”飲品店接受“體檢” 鮮芋仙竟用過期麻薯
卡旺卡、coco、星巴克、鮮芋仙、鮮滋鮮覺……這些都是合肥的“網紅”飲品店,隨著高溫來臨,一杯冰鎮奶茶尤為受到追捧,但是你身邊的這些“網紅奶茶”“網紅果汁”究竟符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衛生條件又如何呢?7月17日,安徽省、合肥市食藥監局聯合對步行街內的8家“網紅”飲品店開展突擊檢查。檢查過程中,發現鮮芋仙使用過期的麻薯,鮮滋鮮覺的香蕉腐爛變質,卡旺卡店內使用的原材料包裝日期被剪掉等問題。現場對8家飲品店的招牌飲品進行采樣,將在近期公布檢驗結果。(江淮晨報
點評:根據《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食品、食品添加劑,或者經營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劑的,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處以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匯總|2018年上半年194批次問題食品上總局黑名單微生物污染是主因
根據原國家食藥監總局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每周一期食品抽檢信息,食品伙伴網對2018年上半年公布的食品抽檢信息進行匯總。據統計,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原國家食藥監總局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共計發布了27期食品抽檢信息,共有194批次問題食品上了黑名單。(食品伙伴網
點評: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總局已責令相關省市采取措施予以處置并向社會公布核查處置情況。
暗訪楊記興:炒菜鍋里洗臟抹布菜品上桌前被員工偷吃這條臭鱖魚讓人有些倒胃口
作為餐飲新生代,楊記興臭鱖魚近兩年成為了網紅品牌,然而,中國食品報社暗訪組在歷時一個月對北京地區部分知名品牌餐廳的暗訪和調查中卻發現,楊記興臭鱖魚合生匯店存在廚師在炒菜鍋里洗臟抹布、員工用圍裙擦手后直接制作甜點、借嘗菜偷吃顧客食物等現象。(中國食品報
點評:楊記興臭鱖魚合生匯店暴露出來的問題,已經嚴重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五條、第五十六條以及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二條的相關規定,同時也違反了《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十六條的規定,應被食藥監督管理部門查處,比如責令限期改正、罰款或者責令停產停業,甚至吊銷餐飲服務許可證等。
?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
茶飲料標注套路深
近年來,市售茶飲料高舉“健康牌”,稱其含有茶多酚、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已然成為飲料市場的“主角”之一。然而記者近日走訪市場調查發現,不少茶飲料名目混亂,外包裝標注“套路”有誤導消費者的嫌疑。專家提醒消費者在選購時應仔細閱讀產品標簽,辨別茶飲料類型。(中國消費網
點評:選購茶飲料時*好購買知名品牌的產品,合格茶飲料的茶湯應均勻適中,液體透明,不結塊,不分層,無發黑現象,不應有沉淀物,口感應為原茶味,滋味甜醇適度,帶有純正茶香味,無雜異氣味。消費者可根據標簽標注類型選購自己所喜歡的產品,盡量選擇低糖產品,淡茶型飲料應標明“淡茶型”,果汁茶飲料應標明果汁含量,奶味茶飲料應標明蛋白質含量。
?
? 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在京啟動?【 專題】
由國務院食安辦等19個部委主辦,經濟日報社支持,中國健康傳媒集團、中國經濟網承辦的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上午在京舉辦,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地方政府、新聞媒體、社會團體等各界代表參會。隨著主場活動的成功舉辦,今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正式拉開了帷幕。(中國經濟網
點評:本屆宣傳周以“尚德守法 食品安全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堅持以德法并舉保障食品安全,樹立誠實守信的道德標桿,以改革創新深化市場監管,營造社會各界人人參與、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
?
? 國家發改委:規范未加碘食鹽管理,保證合格碘鹽供應
7月16日,國家發改委官網公布《關于規范未加碘食鹽管理 保證合格碘鹽供應的通知》(發改辦經體〔2018〕802號,要求規范未加碘食鹽管理,保證合格碘鹽供應,具體舉措包括規范未加碘食鹽供應范圍、規范執行碘鹽濃度標準、規范未加碘食鹽供應渠道等。
點評:對不符合銷售地鹽碘濃度規定的食鹽產品,鹽業主管部門要書面通知食鹽定點批發企業進行整改,整改時限不得超過7個工作日;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依規進行處罰。
?
《2017年食品謠言治理報告》發布:有關水果食品謠言*甚
“星巴克咖啡致癌”“洋蔥能殺死感冒病毒”“香椿致癌”……近年來,食品安全謠言頻頻出現,不僅影響了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更影響到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乃至整個社會的秩序,食品安全謠言帶來的危害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近日,中國健康傳媒集團發布了《2017年食品謠言治理報告》,報告從時間、地域、傳播渠道、傳播內容、傳播特點等方面總結分析了2017年的食品安全謠言概況。(中青在線
點評:治理食品安全謠言需要政府部門、媒體、專家、企業、協會等通力協作,形成“辟謠大軍”,建立起社會多元主體共治謠言的長效機制,從而形成全鏈條立體式的治理模式。
?
打著“正規軍”旗號的山寨食品在農村市場上扎堆
“小白兔奶糖”與“大白兔奶糖”,“王老正”與“王老吉”,“恰治香瓜子”與“恰恰香瓜子”……近年來,打著“正規軍”旗號的山寨食品在農村市場上扎堆橫行,逢年過節尤為明顯。(人民日報海外版
點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必須重視和警惕山寨食品在農村地區的泛濫問題,加強執法監督力度,健全基層消費維權體系,維護農村消費者合法權益,讓山寨食品不再“橫行鄉里”。
?
“淡水三文魚”后續:龍羊峽天貓店下架,京東店已注“虹鱒”
記者近日來到青海龍羊峽,探訪了這個所謂的中國“淡水三文魚”主產地。澎湃新聞發現:龍羊峽水庫中的“淡水三文魚”,實際上并非三文魚,而是三倍體虹鱒。日前,記者發現,龍羊峽水庫的虹鱒魚仍以“三文魚”之名活躍在電商平臺上。一家名為“龍羊峽旗艦店”的天貓店里出售產自龍羊峽水庫的虹鱒魚,但所有產品都標注“三文魚”字樣,只字不提“虹鱒”,食用方法上寫著“生熟皆宜”。(澎湃新聞
點評:生活在淡水中的魚蝦通常不適合生吃,它們體內可能攜帶多種寄生蟲,例如闊節裂頭絳蟲、肺吸蟲、華支睪吸蟲(俗稱肝吸蟲、顎口線蟲等,這些寄生蟲會對人類產生安全隱患。
?
三只松鼠一年13起食品安全訴訟 “貼牌+銷售”模式成IPO攔路虎
在歷經兩次中止審查后,三只松鼠近期再次出現在IPO排隊名單中,其上市之路可謂一波三折。近日,證監會網站顯示,三只松鼠正進入IPO排隊階段。7月12日,長江商報記者聯系到三只松鼠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現階段正在進行IPO,不方便接受采訪。”在談及對未來的規劃時,對方稱,“未來在整個松鼠小店的經營上,將完全打破線上線下壁壘,也會用互聯網化的手段使新零售更加信息化。”(長江商報
點評:食安問題或成為三只松鼠上市路上的*大絆腳石,而對線上渠道的過度依賴進而影響持續盈利能力,也可能為三只松鼠IPO增添變數。
二、國際熱聞
?
1、?國際預警
?
歐盟通報我國6批次產品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近日,歐盟通報我國6批次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出口產品要嚴格按照要求對產品進行檢測,保證各種安全指標符合要求,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同時要注意控制冷凍食品的溫度。
?
2018年7月美國FDA自動扣留我國食品情況(7月19日更新
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消息,近日,美國FDA更新進口預警措施(im port a lert,對我國26家企業的產品實施自動扣留。(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出口企業,要規范原料的使用,不使用農殘、獸殘不合格的原料,確保食品的安全性。
?
2018年7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7月19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我國多批次食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本次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的產品有新鮮奇亞籽,小麥,新鮮杏仁和干燥棗椰子等,提醒各出口廠家要嚴格按照日本衛生法的要求把控好食品的安全。
?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18年第28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18年第28周通報中,歐盟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包括港澳臺有4例。(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要求對產品進行檢測,控制產品中的黃曲霉毒素,避免出現超標的情況;同時對于食品接觸性材料,要嚴格控制各類化學物質的遷移量,保證各種安全指標符合要求,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同時要保證各手續齊全,規避出口風險。
美國多州弧菌疫情的源頭疑為進口蟹肉
據外媒消息,截至2018年7月12日,美國三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12人感染了副溶血性弧菌,其中四人已經住院治療。(食品伙伴網
點評:目前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以及州和地方衛生官正在調查此次疫情。從委內瑞拉進口的新鮮或預熟的蟹肉很可能是這次疫情暴發的根源。CDC建議消費者不要食用這些產品,同時餐廳和零售商也不要提供這些產品,直至另行通知。CDC將及時更新有關此次疫情的消息。
?
澳大利亞發布關于一氧化碳處理金槍魚的邊境控制通告
2018年7月20日,澳大利亞農業與水利資源部(DAWR發布了IFN 08-18號通告,自2018年11月起,將檢查和分析金槍魚的一氧化碳(CO處理,具體日期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確認。(食品伙伴網
點評:自通告生效之日起,農業和水資源部將根據進口食品檢驗計劃(IFIS對進口金槍魚進行檢驗和分析,監管率為5%。
2、國際食品
?
美國33州暴發沙門氏菌疫情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新數據顯示,美國已有33個州暴發了沙門氏菌疫情,目前已造成100人感染,其中30人住院治療,但尚無此次疫情引發死亡的報告。(新華網
點評:沙門氏菌是一種常見食品污染源,可引發急性腸胃炎。人感染這種病菌后會出現發熱、腹瀉、嘔吐、腹痛等癥狀,病情往往持續4天至7天,嚴重時會死亡。5歲以下兒童、65歲以上老人或免疫力有缺陷者更易感染這種病菌。
?
愛爾蘭研究團隊發現大西洋73%深海魚體內有塑料微粒
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16日報道,愛爾蘭國立大學的研究團隊截至7月15日發現,大西洋300-600米深處的深海魚體內存在塑料微粒。這些魚生活在與陸地相距遙遠的深海海域。塑料微粒的檢出率超過整體的70%,在調查的全部7種魚體內均有發現。(新華網
點評:塑料微粒上吸附有多氯聯苯(PCB等污染物質,容易積累較高濃度。有可能對深海的生態系統和吃魚的人類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
俄圖瓦共和國發生食物中毒事件 50人被送醫治療
俄羅斯圖瓦共和國主席紹爾班·卡拉-奧爾在社交網站VK上發布消息稱,該地區50名4歲至69歲的公民在一家小飯館食用雞肉后發生食物中毒,現已被送醫治療。(中國新聞網
點評:目前正在對店主進行調查,小飯館現已關閉,直至調查結束。
?
美國:麥當勞3000家餐廳緊急下架沙拉疑似傳播環孢子蟲病
近日,美國多地出現了環孢子蟲的感染病例,其中,數十起被認為和麥當勞的沙拉有關系。目前,麥當勞在美國的14個州大約3000家餐廳停止供應沙拉。(央視網
點評:環孢子蟲病是一種罕見了單細胞寄生蟲引發的腸胃疾病,主要通過人類排泄物傳播,患者會出現惡心、腹瀉等反應。
三、食品科技
?
蘋果皮提取物可延緩衰老進程
“**一蘋果,醫生遠離你”是一句耳熟能詳的健康諺語。不過,吃蘋果的*好方法是帶皮吃。據*新一期《自然·醫學》報道,美國科研人員發現,達沙替尼種白血病藥物和槲皮素種來自蘋果皮的提取物的組合可使老年小鼠的壽命延長36%。(科技日報
?
“海水稻”名不符實
我國**水稻栽培專家凌啟鴻執筆的《鹽堿地種稻有關問題的討論》一文,日前發表在《中國稻米》后,在學術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凌啟鴻在該文中指出,我國已積累了豐富的鹽堿地種稻經驗,*基本的條件是引淡水灌溉洗鹽,他認為目前水稻耐鹽育種取得突破性的創新發展,但尚不能改變鹽堿地種稻還必須靠淡水灌溉洗鹽這一基本規律。其次,實現灘涂鹽堿地開發種稻,必須以建設長距離輸送淡水灌溉工程為基礎,淡水需求量巨大,工程巨大,時間長,因此,實現大面積灘涂種稻較困難。(科技日報
?
英媒:研究發現吃橙子有助預防眼疾
英媒稱,一項新研究顯示,每天吃一個橙子會使視力下降的幾率降低60%。(參考消息
?
為何控制不住自己伸向食物的手?專家揭開大腦調控進食的新奧秘
“吃貨”常常管不住自己的嘴,大腦是控制進食活動的“司令部”。來自中國科學院等科研機構的*新研究成果首次發現下丘腦的一個神秘腦區中的神經元在進食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大腦調控進食機制,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世界權威期刊《科學》上。(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