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將帶來四方面效益。 ?
? ? ——滿足消費結構升級需要
?
? ? 專家指出,進一步擴大農產品進口,適應了當前中國消費結構升級的需要,進口農產品將豐富國內農產品市場。
?
? ? “進一步擴大農產品進口,實現進口多元化、品種多樣化,對豐富百姓餐桌、滿足菜籃子需求意義十分重大。”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于露向中新社記者表示,隨著中國中等收入人群不斷壯大,國內消費市場對農產品的安全、健康尤為關注,對健康食品的進口有著旺盛需求。
?
? ?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農產品進口額1258.6億美元,今年前3月,進口進一步擴大,進口額320.3億美元,增長10.4%。2018年春節期間,天貓平臺進口生鮮成交額幾乎是去年同期的四倍。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農產品進口大國。
?
? ?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研究員哈繼銘表示,由于自然資源稟賦優勢,機械化和自動化帶來的高效生產,美國的農牧產品有著*強的國際競爭力。
?
? ? ——緩解環境壓力保護耕地資源
?
? ? 專家表示,擴大農產品進口也是緩解環境壓力、保護中國耕地資源的需要。
?
? ? 首都經貿大學財政與稅務學院院長姚東旭指出,中國人均耕地和水資源并不豐富,特別是種植業的條件并不好,不具備比較優勢,此外中國農業的勞動生產率不高,農業集約化程度低,人均產出水平低。
?
? ? 原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指出,農業對外開放有利于中國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來豐富國內的農產品供給,緩解耕地資源的承載壓力。
?
? ? ——助力中國農產品質量提升
?
? ? 開放帶來進步。歷史經驗表明,中國農產品的質量水平隨著對外開放不斷得到提升。數據顯示,2001年中國剛加入世貿組織時,中國農產品抽檢合格率為60%多,到如今已經達到97%左右。
?
? ?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農產品市場與貿易研究室主任李國祥表示,農產品進口規模快速擴大,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國內農產品帶來沖擊,但中國并沒有將農業對外開放的大門關起來。“適度進口農產品,將有助于倒逼國內農業結構調整,發展綠色農業和優質農業。”
?
? ? 于露表示,擴大農產品進口的同時也要更好地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和科研技術,更好服務于中國農業產業升級,中美兩國農業合作一直是中美務實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農業領域的合作將為兩國企業和民眾帶來福祉。
?
? ? ——農產品價格更加優惠利好消費者
?
? ? 目前,中國農產品進口主要來自于美國、巴西、東盟、歐盟和澳大利亞。專家指出,擴大對農業生產效率較高的國家農產品的進口,將有助于降低國內農產品價格,利好消費者。
?
? ?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李永表示,以大豆為例,中國生活水平上升到一個新臺階后,對肉類的消費快速增加,豆粕是全球*大*穩定的畜牧業蛋白來源,而中國大豆產量不能滿足中國不斷增長的畜牧業需求,需要進口補充。
?
? ? 數據顯示,中國牛肉年消費量約為900萬噸,國內生產約700萬噸,缺口200萬噸左右,進口需求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