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開始,IPO市場便掀起狂潮,以支持實體經濟的新姿態狂奔而來,力度之大,****。
?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現階段的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居民改善型消費支出占比逐步提升、農村居民收入與支出快速增長、精神文化水平提升以及可用于投資資產翻倍增長,促使消費持續升級。
?
2018年,IPO市場熱度不減。
?
?
IPO狂潮沖擊波
?
2018年開年,初步統計有484家企業擬IPO排隊。
?
廣東、浙江、江蘇、北京、上海這5個經濟發達地區,不論已上市公司家數、排隊上市公司家數,還是2018年上市的家數都位居前列。從食品行業來看,休閑、飲品、調味三大品類的IPO意愿很強。
?
?
闖關IPO ?食品企業的同一個夢想
?
近幾年,更多的食品企業又開始走向資本臺前,恰恰瓜子、來伊份、香飄飄早已登陸A股,六個核桃、有友等眾多食企也不甘落后,陸續開始IPO。
?
前瞻投顧數據統計,2018年共有13家食企排隊IPO。這些沖擊上市的食品企業們均不約而同地申請了3次左右的IPO,卻因為種種原因與資本市場失之交臂。雖然均不同程度地出現IPO受阻,上市夢卻也一直沒有間斷過。
?
調味板塊獨好 ?IPO大熱
?
與調味品企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食品行業整體發展增速放緩,乳制品、肉制品等行業盈利水平均出現回落。*近10年,我國調味品每年平均增長幅度超過了15%,行業總產值早已超過1400億元,發展潛力和空間巨大。
?
調味品利潤可觀,有一定提價能力。海天味業2017上半年提價10%,仍可以保持凈利潤22.7%的增長率。市場剛需穩定,讓調味品企業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小,營收規模不易突變。此外,A股上市企業僅有十余家,新品牌會有更多。
?
所以在2018年,湖南鹽業、山西紫林醋業、青島日辰食品、圣倫食品等相繼沖刺IPO。調味品企業盈利能力強,并且被資本市場普遍看好,調味品企業扎堆IPO只是一個小的開始。
?
休閑食品的萬億市場需求
?
從2010年起,有友就開始著手改制準備登陸資本市場。2014年,有友食品在新三板掛牌,2015年12月有友遞交了IPO招股說明書,開始向A股進發。可見,IPO對于有友食品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
?
近年來,三只松鼠、來伊份、周黑鴨等陸續沖刺IPO。不得不承認,國內休閑食品行業正迎來迅猛的發展期,越來越多的休閑食品品牌開始走上臺面。
?
根據不完全的行業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我國休閑食品行業銷售額或突破2萬億元。對此,有調研機構預計未來5—10年,休閑食品主營業務收入將達食品工業總收入的五分之一以上,這意味著將有數萬億元的潛在市場需求。繼而引發了上述這些休閑食品企業試圖通過資本市場,獲得更多的資金和更大的市場空間。
?
飲品板塊扎堆上市
?
7年4次IPO,年入90億元,凈利26億元的六個核桃終于通過發審會。這意味著六個核桃終于拿到了進入資本市場的入場券。養元飲品近日發行申購,申購價格為78.73萬元,成為2011年以來*貴滬市新股。
?
在沖調板塊里面,桂林西麥把燕麥這門小生意逐漸做大,讓謝氏家族在廣西聲名顯赫。一碗麥片年入6億元,西麥食品的未來想要得更多。
?
相比休閑食品企業,飲品企業迫切需要資金來完成自己的全國化生產推廣布局。
?
與之相對的是乳品行業的欣欣向榮。早在2001年,上市公司新希望就擬謀劃其乳業上市。2018年,新希望乳業、四川菊樂食品等乳企也在積*推進IPO。
?
近年來,中國乳品行業重塑消費信心,但中國乳品行業“冰火兩重天”。國內乳業“兩*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乳企間的分化也越來越嚴重,盈利者全年向好,虧損者仍難止損。
?
食企上市“路障”重重
?
食品企業上市之路困難重重,除了食品行業的特殊性之外,還有諸多原因。
?
**,中國食品產業少有“全產業鏈企業”,除個別巨頭外,大部分全產業鏈企業日子并不好過,也無法真正實現全產業鏈發展。這就導致上游原材料價格的大幅波動給食品企業帶來經營風險。
?
其次,食品企業大多為大單品或獨角獸型企業,其銷售產品單一,大單品占據營收比重較大,一旦市場風向發生變化會帶來巨大的經營風險。
?
此外,IPO審核尺度驟然收緊也是一大原因。對IPO之路充滿波折的食品企業而言,更艱難的還在后面。隨著新一屆的發審委成立,IPO審核尺度驟然收緊。2017年10月以來,IPO通過率僅為64%。
?
IPO審核尺度驟然收緊意在從源頭上杜絕僵尸股、垃圾股,再加上國家對食品安全抓得比較緊,這也意味著整個食品企業IPO的難度將變得更大。
?
餐飲市場再獲資本關注
?
在經歷了轉型升級后,中國餐飲進入了平穩增長期,餐飲市場開始重新得到資本的關注。A股IPO 重啟之后,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州九毛九餐飲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同慶樓餐飲股份有限公司重新開始謀求上市,2017年,廣州酒家正式登陸A股,長達8年之久的餐飲企業IPO堅冰被破。
?
九毛九餐飲的急速擴張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在盈利跟不上成本的情況下,隨之而來的就是壓力高企。招股書顯示,九毛九門店租金費用占營業收入的10%,2015年銷售費用中的職工薪酬較2014年就增加了8246.16萬元,其資產負債率也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約35%。與此同時,九毛九此次IPO募資新建60家門店主要集中在廣州、深圳兩地,似乎也從側面印證了九毛九在廣東省以外地區發展受挫的事實。未來能否在華南地區取得更大的發展,九毛九的持續性盈利能力待考。
?
去年7月,同慶樓餐飲進行了預披露更新,計劃發行不超過5000萬股,以募集7.35億元資金,用于投資新開十幾家新的連鎖餐館,并且新建原料加工及配送基地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等。
?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認為,餐飲市場的好轉以及國家對第三產業政策的扶持,讓餐飲企業在近年來備受追捧,資本與餐飲企業的互動也更加頻繁、密切,這也是讓餐飲企業再度抱團IPO的主要原因。此外, 全面實行營改增對于餐飲行業影響重大,餐飲企業乃至整個餐飲產業鏈很可能將因此更加規范化發展,此前餐飲企業因票據不全而導致的實際收入和賬面收入不符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少,這也將拉近餐飲企業與資本市場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