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日,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的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舉行。圖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研究員陳君石發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韓肖/攝
?
? ? ? 2017年,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但 消費者似乎并不“領情”。在今天舉辦的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指出,消費者“不領情”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民對食品安全日益增長的訴求和落后的生產結構之間存在矛盾。
?
一年來,我國并沒有發生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可以說2017年中國食品安全總的形勢繼續穩中向好。陳君石指出,不管是政府的監管措施和力度,還是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消費者仍然“不領情”,對食品安全很擔心。
?
消費者為何對政府和食品行業的努力“不領情”?陳君石分析出五個原因。
?
“**,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要求零風險。第二,假冒偽劣還是比較多,無形當中夸大了食品安全問題的數量。第三,消費者的維權意識高漲。第四,政府監管力度的加強,本來沒有顯現的問題現在顯現出來了。*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傳播的信息和消費者所掌握的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嚴重不對稱。”
?
陳君石認為,這種“不領情”從根本原因來講,是因為我國食品安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安全、高質量、健康食品的日益增長的訴求,另一方面,我們農業生產結構和食品加工生產業的結構之間非常落后,這兩者之間存在矛盾。
?
因此,要解決這一問題,從食品生產的經營者來說,要做到全產業鏈的食品安全的保障,從農田一直到餐桌全產業鏈。從政府的監管來講,也要做到從農田到餐桌,即所謂的無縫監管。另外還要加強信息的傳播,不僅僅要傳播風險,還要全面傳播食品的信息,提高公眾滿意度。
?
據悉,本次會議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