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互聯網法院成立以來主要的問題大部分都是電商平臺的糾紛,職業打假人占了很大的比例”,*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辦公室規劃處處長何帆近日(12月10日在2017北京大學電子商務法律與發展研究基地年會上透露。
?
然而,對于“職業打假”行為,法院的態度似乎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網傳一份*高人民法院致國家 工商總局的函件,在答復全國人大代表“關于引導和規范職業打假人”的建議時稱,將適時借助司法解釋、指導性案例等形式,逐步遏制職業打假人的牟利性打假行為。隨后,有地方法院在審判中駁回了“職業打假人”的賠償請求。而早在去年底公開 征求意見的《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中就有一條規定是“以營利為目的而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 服務的行為不適用本條例”。
?
這是否意味著“牟利性打假行為”將不被官方支持?南都專訪了過去的22年間總共起訴了超2000個案件的“ 中國打假**人”王海。他認為,利益驅動是職業打假人的一大動力,無可厚非,應看打假的結果而非動機。
?
對話王海
花30多萬買假酒,線上打假占三成
?
南都:今天是“雙12”,不知道你和團隊有沒有提前“備戰”?
?
王海:這個倒沒有,我們今年重點沒有放在“雙11”和“雙12”上。*近我們在跟一個順義的假茅臺案,還有廣州商家出售篡改生產日期、保質期過期的進口餅干的案子。我們平常還是更關注線下打假,線上只占30%。
?
南都:你一般如何確定“打擊目標”?有線人為你們提供消息嗎?
?
王海:如果是線上一般就看銷量,差不多前100名。我們也有線人,但線索占比不高,不超過五分之一。大部分還是靠團隊自己調研、走訪,比如去北京的各大批發市場了解情況、捕捉信息,得到有價值的線索,再回來討論決定。
?
南都:有報道稱你去年準備了100萬用作“雙11”打假經費,今年總共為“打假”花了多少錢?目前已經獲賠的金額有多少?
?
王海:今年差不多花了100萬不到,目前還沒有統計今年的獲賠金額,但總體來說超過100萬了,也就是超過了我們的“打假資金”。開銷比較大的一項的是買假酒,將近花了30萬。
?
南都:去年你們成立了一個“微商打假團隊”,將來打假的主戰場打算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嗎?
?
王海:目前我們還是主要關注線下打假,我們今年的重點打擊目標還是食品和藥品,食藥的售假行為一直很嚴重,我也不必多說。線上會是我們未來的一個重點,會把重心慢慢往線上傾斜。“微商”目前主要還在調查取證階段。電商這塊取證比較難,要截圖、錄屏,信息量相對較大。
?
?
2017年6月21日,王海臥底調查“五糧液”傳銷項目。(受訪者供圖
?
擔心互聯網法院有“地方保護主義”
?
南都:在你打假的過程中,電商平臺有沒有主動提供過幫助? 在你看來,平臺在打假上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
王海:沒有,電商平臺還是在袒護入駐商家,也沒有主動積*地配合我們提供信息。我認為淘寶、天貓、京東、亞馬遜等這些平臺的本質就是無店鋪銷售的商超,盈利就是靠入駐費、扣點、廣告等。但相比傳統商超,電商平臺更節省成本,銷售渠道也更多。對于平臺而言,你做得那么大那么好,肯定得承擔相應的責任,應該和傳統商超一樣扮演商城經營者的角色,受到管理和約束。對于傳統商超來說,通常情況下都得向消費者先行賠付,再去向商家扣除罰金,我認為應該讓電商平臺承擔連帶責任才公平。
?
對于消費者來說還會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你人在北京,電商商鋪在廣州,平臺在杭州。跨區域會給整個起訴帶來較大的困難。
?
南都:你了解杭州互聯網法院嗎?有觀點認為互聯網法院可以更好地解決跨區案件,你怎么看?
?
王海:**,我對互聯網法院的公信力有疑問,會不會存在“地方保護主義”的問題?其次是法官對“消費者”的認定問題,認為“知假買假”的打假人不能歸到消費者的范疇內,覺得你的動機有問題就否定你的行為,但這樣就會忽略了你的行為帶來的結果。所以我擔心互聯網法院很大程度上會傾向于保護平臺和商戶。
?
南都:你有沒有切身感受到法院對職業打假行為逐漸收緊?
?
王海:收緊是有的,*主要的原因就是上面提到的法官認知問題。但是買幾次、買多少這些都是消費者的權利。若行使權利尤其是多次行使權利都不算消費者,老老實實被騙才算的話,要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何用?打假人在利益的驅動之下去維護自己的權益這是無可厚非的,每個人本來就有保護個人利益的想法。
?
南都:這個行為可以被理解成以“牟利”為目的嗎?
?
王海:還是我提到的“動機論”的問題,不應該只看動機,動機也不是判斷是非的標準,我們應該關注結果。如果想要遏制假貨,改善中國市場上假貨盛行的情況,就得支持“懲罰性賠償”,懲罰性賠償對不法行為人起到了懲戒作用,可以有效遏制不法行為。
?
比如說下雨了你會打傘,如果你知道下雨也不會被淋濕的話你也就不打傘了,這些信號對于消費者和商家雙方都會產生影響。懲惡揚善、幫人們建立確定性的預期,這才是法官的基本職責。如果單方欺詐都可以判懲罰性賠償,那么欺詐成本一定會大大提高,從而遏制這一行為。就像酒駕入刑一樣,罰得重了才有效果。
?
?
王海微博截圖。
?
遇上特別大的案子還會沖上一線
?
南都:據你了解,目前的職業打假人有哪些身份的人?
?
王海:職業打假人的本職工作是多種多樣的,我了解的就有做客服的,做技術的,還有工商局的人,他白天上班、晚上打假,也有做鑒定檢測工作的人。
?
南都:打假22年來,你一共起訴了多少打假案件?
?
王海:總共加起來的話得有2000件以上了,平均每年都有百八十件。耗時*長的案子花了3年多時間,*短的就是當日解決,通常這種可以快速解決的都是和解的,和解獲得的賠付也高。在我們所有的案子里,通過和解方式解決的占了七成。
?
南都:目前你的團隊有多少人?你現在還會沖在打假的**線嗎?遇到*危險的情況是什么樣的?
?
王海:目前我的團隊有20多人,主要都集中在北京。我現在基本都是幕后指導吧,如果遇上特別大的案子,我也會親自跟進調查。這些年也沒遇到過什么危險情況,要算的話應該就是被打擊對象威脅吧。
?
南都:《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公開征求意見時,有一條規定是“以營利為目的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行為不適用本條例”,這是否意味著今后,職業打假人的“牟利性打假”行為將受限?
?
王海:對我們而言應該影響不大,因為如果這個征求意見稿通過的話,那也就相當于對造假者的約束更小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造假行為肯定會呈井噴式出現。這對于我們來說是好事,打擊對象更多了。但是這樣的規定會對“單槍匹馬”去打假的人有影響,因為他們消耗不起,打官司是要有資金、有時間的。
?
南都:你和政府、警方有哪些具體的合作?和企業有合作嗎?
?
王海:我們和政府、警方一直都有合作,我們發現了線索會及時向他們通報,有沒有例子?和企業的合作主要是針對知識產權保護這塊,比如幫他們打擊盜版等。
?
南都:這些年來,你覺得我國的假貨情況有所好轉嗎?
?
王海:越打越多,因為假貨很難“打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