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端午節,家家戶戶準備 粽子。 臺灣 食品 管理部門節前開展粽子類產品的“查核”行動,結果查到桃園尊爵天際大 飯店所售粽子里的 蝦米含 致癌物 甲醛18ppm,臺中霧峰 肉粽嫂的粽子 餡料也檢出甲醛12ppm。管理部門表示, 水產品在貯存期間可能自然分解產生甲醛,是原料問題還是生產過程中人為添加還要請專業部門鑒定厘清,如果事涉違法,*重可罰300萬元新臺幣。
?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甲醛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告的一級致癌物,非合法食品添加物,暴露于甲醛中可引發鼻咽癌或血癌,若吃下肚,則可能造成腸胃損傷。
?
此次查核行動也包括網售粽子,結果顯示基隆市建寶食品公司、嘉義市巧巧小肉粽店、嘉義縣谷王食品工業公司、屏東縣上好肉粽、宜蘭縣珍有味食品行、臺東縣萬林小吃部 6家業者的粽子不合規定,問題包括未見產品的中文標示、營養標示有誤、員工體檢數據過期、操作區雜亂、冰箱冷凍效果不夠等。
?
在此之前,臺灣知名零食品牌“蝦味先”被曝光使用大量過期原料,令臺灣的食品安全信譽又打折扣,也令民眾對節令食品心有疑慮。“蝦味先”是個有46年歷史的***,這次卻被查出使用過期無水檸檬酸、柴魚粉、紅曲。此外,近期臺灣市場還連續查出了過期的冷凍肉品、有機食品、布丁、鳳凰酥等。
?
更令人不安的是,連環過期藥出現。端午節前夕,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金平膜衣錠”被查出竄改有效期限重新包裝出售,“天良諾克治痛感冒液”也被發現涂改有效期和批號。此前,一家公司被查出6年前就開始把過期的日本進口藥“**正露丸”“*東正露丸”改標后售出,已賣出逾11.1萬瓶,不法獲利200多萬元新臺幣。
?
對此,臺灣管理部門表示,今年已將過期食品、藥品管理列為重點工作。但輿論質疑管理部門的查核工作不落實,才會一直稽查卻一直出事,根本無法杜絕黑心食品。有食品科學系教授指出,業者大賺黑心錢已久,遭檢舉才會爆出來,但審判時卻往往從寬認定,無法形成阻嚇效果,造成信安問題屢禁不絕。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