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國家 衛計委官方網站發布公告,規定不再為包含 茶葉在內的植物性 食品設置稀土 限量 標準,這意味著困擾 中國茶企26年之久的“稀土超標”問題終在各方詳細論證和努力下得到圓滿解決。連日來,茶葉稀土限量標準取消的消息在行業內引發強烈反響。在全國產茶大省福建,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食品新 國標取消茶葉稀土限量標準,終于實現了我國茶葉標準與國際的接軌,有助于我國茶產業健康發展。
?
稀土限量標準備受爭議
?
稀土元素共有17種,包括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的15種鑭系元素以及與鑭系元素密切相關的兩個元素鈧(Sc和釔(Y。作為*其重要的戰略資源,稀土如今已被廣泛應用于電子、冶金、機械、能源、輕工、農業等多個領域。
?
不過,因擔心稀土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1991年,原衛生部首次出臺《植物性食品中稀土限量衛生標準》(GB13107-1991(以下簡稱《標準》。《標準》規定:每公斤茶葉中,稀土氧化物含量不得超過2毫克。但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等都未對任何稀土元素予以評價,歐盟、日本、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也沒有相關標準。
?
近年來,相關科研機構從茶葉稀土測定方法、含量水平、來源途徑等方面開展了調查研究,證實茶葉稀土限量標準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不少專家也曾表示,我國設立茶葉稀土限量標準,不利于我國茶葉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對茶業的健康發展以及消費者的認知判斷都會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標準》在我國頒布后,也常常被外國用來作為禁止中國茶葉出口的依據,嚴重阻礙了我國茶業貿易發展。
?
對于茶葉中為何會含有稀土,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會長劉國英給出了這樣的解釋:茶葉中的稀土來自于茶葉生長的土壤中,其含量與茶葉的老嫩度和土壤環境密切相關。“以武夷山地區為例,稀土等微量元素是茶樹生長所需物質,由于該地區的土壤中稀土含量本身就偏高,再加上武夷巖茶生長周期較長,需50天才能采摘,這就導致近年來多數抽樣的武夷巖茶稀土含量都超過了限定標準,*大地制約了武夷山茶業的發展。”
?
福建省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近年來也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大量的摸底、抽檢與專項整治行動。結果顯示,茶葉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并不存在任何主動添加稀土現象。但是,由于稀土限量標準這只“攔路虎”的存在,在相關部門組織的抽檢中,一些因“稀土含量超標”而被“點名批評”的福建茶企可謂“蒙受了不少冤屈”。
?
對此,福建知福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建全感觸頗深。他說:“我們企業生產的茶葉主要是走商場、超市的。單是2015年,我們就被抽查了100多批次。抽查的各項指標都沒有什么問題,唯獨因稀土含量超標被罰了200多萬元,茶葉更是全部做下架處理,直接損失達數千萬元。”
限量取消無關茶葉安全
?
4月14日,國家衛計委官方網站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規定不再為包含茶葉在內的植物性食品設置稀土限量標準,此標準將于今年9月17日正式施行。與此同時,衛計委還發布了一份關于取消稀土限量要求的解讀: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稀土元素暴露風險評估,在代表性稀土元素鑭、鈰、釔的大鼠90天經口灌胃試驗中,除了高劑量鑭影響動物體重增重和進食量外,未發現鑭、鈰、釔具有明顯的亞慢性毒性。
?
不過,令廣大消費者擔憂的是:該限量標準取消后,茶葉中稀土含量到底會不會上升到有害的地步?對此,衛計委官網上有著明確解釋:無論是一般人群還是潛在高暴露人群(如長期飲用緊壓茶的成年人、稀土礦區居民,平均每日從膳食中攝入的稀土元素均未超過鑭(代表總稀土元素臨時每日允許攝入量的5%,可以認為目前稀土元素的膳食暴露量不會對健康構成潛在危害。
?
雖然離新標準正式施行還有一段時間,當得知茶葉稀土限量標準取消的消息之后,福建茶企以及茶農歡欣鼓舞,紛紛在**時間轉發這條消息。
?
何一心表示,“稀土限量標準的取消是政府‘為民辦實事’的一項重要舉措。”茶葉不再檢測稀土之后,企業不僅每年能省下高昂的檢測費用,而且也消除了茶葉的外銷壁壘,企業可以放開手腳去“開疆拓土”,謀求更大的海內外市場。對于千萬茶農而言,也不必再擔心因稀土問題而導致“價跌難賣”,大大增強了他們的信心。
?
而對于一直備受茶葉稀土限量標準困擾的姚建全來說,算是“守得云開見月明”了。對于今后的發展,姚建全有了更大的信心。他表示,“今后,將會嚴格按照標準,把控好每一道制茶工序,層層歷練、層層把控,全心全意做經得起監管部門抽檢、消費者品評的優質好茶,確保茶香‘不打折’。”
?
福建八馬茶業有限公司品控副總監謝承昌表示,“以前,一些職業打假人經常揪住稀土含量超標問題不放,讓我們苦不堪言。稀土限量標準取消之后,職業打假人沒有了‘殺手锏’,茶企可以少一些干擾,有利于我們健康、良性發展。”
?
安溪縣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林友雙表示,稀土限量標準的取消也將節省大量的行政資源。“以前,安溪縣人民政府每年要針對茶葉稀土項目抽檢1000多次,稀土限量標準取消之后,政府可以節省這部分精力和財力,投入到監測農藥殘留、重金屬等真正有風險的項目上去。”
?
“打鐵還需自身硬。”泉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也特別提醒廣大茶業從業者,面對稀土限量標準的取消,在欣喜的同時,還應繼續加強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和行業自律,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意識,嚴把茶葉質量關,科學合理進行農業投入品施用,加強源頭管控。
多管齊下建立長效機制
?
稀土限量標準的取消,離不開國家相關部委和各大茶葉主產區近年來對風險評估基礎工作(包括數據的收集、監測和整理等的高度重視。在福建省,不單單是將茶葉,還把土壤、季節、氣候、品種、位置、施肥等都納入監測范圍。福建省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更是以轄區茶葉稀土現狀為依據,多次“上書”,“陳表”稀土限量標準的諸多不合理之處。
?
談到稀土限量標準的取消,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管處處長黃傳水頗為感慨地說:“茶葉稀土標準不科學的問題,已經困擾福建省茶產業十余年。為推動茶葉稀土標準修訂,福建省局多次召開行業會議,收集相關素材,積*向國家部委反映,配合國家部委開展調研。經多方全力推動,國家污染物標準委員會風險評估確認稀土對人體影響在安全范圍內,國家決定取消食品稀土限量標準。”
?
據悉,福建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和,是*適宜茶葉生產的區域之一,也是我國的產茶大省。“全省除個別島嶼外,幾乎縣縣產茶,全省涉茶人員達數百萬之多。”黃傳水表示,福建制茶、飲茶、販茶的歷史更是悠久,產制烏龍茶、綠茶、紅茶、白茶四大茶類及再加工類的花茶,具備茶類齊全、加工技術精湛、國內外市場廣闊等突出優勢與潛力。
?
根據統計,福建省目前共有茶葉生產企業1663家,居全國**位。福建省現有茶葉類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5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57家,茶葉龍頭企業品牌建設水平居全國前列。
?
黃傳水表示,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的大力推動與福建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福建省茶葉質量安全水平持續保持較高水平。“一是生產條件持續完善。企業選點、廠區布局、設備設施、衛生條件不斷完善,部分企業已采取自動化設施設備。二是管理水平持續提高。基本都建立了原料入廠、生產過程控制、產品檢驗等管理制度。三是安全狀況持續提升。2016年,省級共抽檢茶葉3329批次,檢出不合格19批次,合格率99.4%,相較2008年的77.4%、2009年的88.8%呈大幅攀升態勢。2017年**季度,全省茶葉共抽檢756批次,不合格4批次,合格率99.5%。”
?
市場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和嚴格的監督抽檢是茶葉質量安全的有力保障,但要實現消費者真正追求的茶葉質量安全目標,還需要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不僅要在源頭上把好關、在過程中監管,更要多管齊下,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