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中旬以來,一則“低鈉鹽是送命鹽”的消息被大量轉發,文章將矛頭直指長期食用低鈉鹽帶來的副作用——高鉀血癥。這個說法靠譜嗎?低鈉鹽真的是“送命鹽”?專家指出,“高鉀血患者不宜吃低鈉鹽”的說法并沒有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不能吃低鈉鹽。
?
? ? 低鈉鹽利于 預防高血壓
?
? ? 有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大部分地區,人均每天食鹽的鈉離子攝入量達12—15克以上,是西方人飲食習慣的兩倍左右,而成人每天鈉的需求量僅為5—6克。
?
? ? 醫學研究表明,食鹽中鈉離子的攝入量與血壓水平和高血壓患病率成正比。目前上市的食鹽品種,多數鈉離子含量居高,我國部分居民食鹽攝入量高,正是發生高血壓、中風和冠心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
? ? 泉州市鹽務管理局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低鈉鹽以精制碘鹽為主要原料,采用限鈉、補鉀、補鎂的方法制成,在有效降低食用碘鹽中鈉元素含量的同時,口感上與普通食鹽沒有區別,在口味不減的情況下可實現降低鈉離子攝入量的效果。
?
? ? 據介紹,與普通食用鹽(氯化鈉含量≥98.5%,不含氯化鉀相比,低鈉鹽含鈉低,氯化鈉含量僅70%;富含鉀,氯化鉀含量達30%。鉀離子可緩解鈉鹽過多導致的血壓升高,具有保護血管和心臟等器官的功能。
?
? ? 中國醫學科學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醫院流行病學研究室對708名由心血管病、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組成的一組人群,進行了為期一年的關于替代鹽的研究,結果顯示患者食用氯化鈉含量在75%左右的低鈉鹽比吃氯化鈉含量為97%的普通精制鹽,收縮壓(高壓降低了5.4毫米汞柱。這一臨床試驗證明長期食用低鈉鹽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
? ? 腎功能不全者慎食低鈉鹽
?
? ? 長期食用低鈉鹽,會不會引起高鉀血癥呢?
?
? ? 據介紹,健康人或是腎功能正常的病人,只要沒有同時服用保鉀排鈉的利尿劑,身體就會將多余的鉀排出體外,使體內的鉀濃度達到正常。福醫大附二院腎內科主任林威遠介紹,如果一個人的排尿量每天能達到1000ml以上,那么吃低鈉鹽發生高鉀血癥的風險就會減少。
?
? ? 但對于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尤其是腎功能衰竭的病人,他們的排鉀能力本身就非常有限,如果攝入過多的低鈉鹽,會引發高鉀血癥。高鉀血癥要比高鈉血癥的危害大得多,嚴重的甚至可引起心臟驟停甚至猝死。
?
? ? 林威遠指出,網傳的消息中,“高鉀血患者不宜吃低鈉鹽”的說法并沒有錯,但如果泛化為“所有人都不能吃低鈉鹽”,甚至將低鈉鹽稱為“送命鹽”,就言過其實。
?
? ? 另外,嚴重的一型糖尿病人、燒傷患者也可能出現高血鉀的情況,這些人也不宜吃低鈉鹽。
?
? ? 食鹽攝入每天應少于5克
?
? ? 專家提醒,無論選擇哪一種鹽,*重要的是要控制攝入量。盡管低鈉鹽對大部分人的健康有益處,且控制了鈉含量,但也不能“放開吃”。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標準,成年人每天攝入鹽應低于5克(此前為6克,兒童的食鹽量應該更低。不管哪種鹽,盡量減少鈉的攝入才是關鍵。
?
? ? 我們生活中吃的咸菜、醬、腐乳、方便面、香腸、熟食、咸蛋、咸味面包等含鹽量都很高,每天攝入的“隱形鹽”,很容易使鈉的攝入超量。要想避免吃入“隱形鹽”,*簡便易行的辦法就是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吃或少吃鹽腌食品,改變烹調方法,減少食鹽調味食物的攝入。
?
? ? 那么,吃什么鹽*好?健康成年人只要能將每天食用鹽的攝入量控制在6克以內,吃什么鹽都沒問題。但對于一些特殊人群,則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食鹽,比如甲狀腺疾病患者,需要食用無碘鹽;尿毒癥患者不能食用低鈉鹽等。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