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曾經被當做 “
???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農業部相關人士處了解到,早在2013年9月便已開展研究的 “馬鈴薯主糧化項目”,將隨著
??? 土豆可做饅頭、面條
??? 1月6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事務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中國種子協會舉辦的馬鈴薯主糧化發展戰略研討會召開。會議提出,改善膳食結構、開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新途徑,馬鈴薯主糧化成為必然選擇。
??? 在我國,傳統主糧有水稻、玉米和小麥三種。而實際上,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劃分,馬鈴薯早已是第四種主糧。
??? 資料顯示,馬鈴薯作為主糧在西方已有幾百年種植歷史,能夠為人體提供全面的營養成分,100克馬鈴薯中所含豐富的鈣、磷、鐵、硫胺素等,幾乎兼有糧食、果蔬里所有營養成分。
??? 眼下,馬鈴薯主糧化戰略亦在我國展開。
??? 在馬鈴薯主糧化發展戰略研討會上,專家提出,馬鈴薯主糧化的內涵,就是用馬鈴薯加工成適合中國人消費習慣的饅頭、面條、米粉等主食產品,實現目前馬鈴薯由副食消費向主食消費轉變、由原料產品向產業化系列制成品轉變、由溫飽消費向營養健康消費轉變,作為我國三大主糧的補充,逐漸成為第四大主糧作物。
??? 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則在會上提出,馬鈴薯主糧化開發,是促進農業調結構、轉方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新形勢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積*探索,要推動形成馬鈴薯與谷物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 推動種植業“調結構”
??? 馬鈴薯主糧化的背后,是種植業結構調整的大戰略。
??? 多年來逐漸趨緊的農業生產資源,正在倒逼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
???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農業部了解到,2015年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將以 “科學推進種植結構調整、促進農業提質增效”為主題,調整優化生產結構,在“保谷物、保口糧”的基礎上,高緯度區、半干半旱區的玉米種植,以及地下水超采漏斗區的小麥種植,將被適當酌減;大豆、雜糧、薯類的生產面積將得到擴大;而馬鈴薯的發展和主糧化已成題中之義。
??? 此外,與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相比馬鈴薯的經濟價值要高出許多。
??? 河北馬鈴薯種植大戶于桂貞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她的農場里,每畝馬鈴薯的成本平均高出玉米400余元,但是產量可以達到6000~8000斤,而玉米平均僅有1500斤,按照馬鈴薯在當地的*低收購價計算,每畝馬鈴薯可以比玉米多賺1000元左右。對于銷路,于桂貞說,“我已經種植、銷售馬鈴薯30多年,好的可以做商品薯進超市、進菜市場,進不了的可以做淀粉薯,成為原料,像其他蔬菜存在的滯銷問題比較少見”。
??? 馬鈴薯的集中銷售季節在每年的8月至次年的5月。而眼下,正是馬鈴薯躺在貯藏窖內等待交易的時節,在主糧化戰略推出后,往年多被作為蔬菜或淀粉銷售的馬鈴薯們,一夜之間身份已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