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 ?
? ? 利客、貴和:“活魚銷售情況挺好的,沒什么異常”
?
? ? 29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城區共青團路的利客購物中心,偌大的商場內擠滿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水果、蔬菜、日用品、肉類等一應俱全,不少市民推著手推車選購心儀的商品。在超市水產區,各類新鮮活魚、冷凍海魚、蝦類以及魚干、海米等水產品及水產制品琳瑯滿目,并且按照不同的類別被擺放得整整齊齊。
?
? ? 在活魚銷售區,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鯉魚、草魚在透明的水族箱里游來游去。負責該區域銷售工作的店員告訴記者,利客超市的活魚銷售一直不錯,種類齊全又新鮮。關于濟南等地活魚下架的情況,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至少沒有影響到本地的銷售情況。“這一段時間的活魚銷售情況都挺好的,沒有什么異常”。
?
? ? 隨后,記者來到了市區貴和購物中心以及瑞爾福超市。在這兩家超市里,記者看到的同樣是一片熱鬧景象,兩家超市的水產區都是人來人往,不少前來購物的市民都站在大大的水族箱前挑選新鮮的活魚。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來超市買魚,服務員都給殺好,還給刮魚鱗,整理得很干凈,吃得很放心。“我前兩天看手機,發現朋友圈里有人說濟南活魚下架的消息,但是沒放在心上。我認為只要到正規商家買魚,應該都不會有什么問題。”李女士告訴記者。此外,瑞爾福、貴和超市的工作人員也都表示,近段時間超市的活魚銷售一直穩定,沒得到讓下架的通知。
?
? ? 除超市外,記者先后來到紅星農貿市場和秦莊農貿市場,只見這里的活魚銷售更是火爆。不僅有市民前來選購,更有大量飯店、商販前來批量采購。商戶們表示,*近銷售狀況與往日無異。
?
? ? 大潤發、銀座:停售、減售活魚,改賣觀賞魚類
?
? ? “師傅,咱這里的活魚咋都沒啦?”“早不賣活魚了,停售了得有一個星期了。”昨日采訪中,記者來到了市區大潤發超市,一位準備購買活魚的消費者得知超市不再銷售活魚之后悻悻離去。
?
? ? 記者注意到,雖然大潤發超市的水產區面積很大,銷售產品也十分齊全,螃蟹、蛤蜊、海菜、冷凍魚、蝦產品等一應俱全,可就是不見尋常的鯉魚、草魚等淡水活魚。此外,原來銷售活魚的若干個大水族箱雖然擺在銷售區,并注滿了清水,但是魚缸內銷售的卻早已經不是食用淡水魚,而是觀賞類的金魚。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超市之前一直銷售活魚,但是*近一個星期則停止銷售了。至于原因,工作人員并不清楚,什么時間能再次上架銷售也不清楚。“一切都得再等等看。”工作人員說。
?
? ? 與大潤發超市的活魚銷售有些許類似,在銀座購物中心,記者同樣看到,雖然整個超市內前來購物的顧客人頭攢動,但是商超內水產區銷售的魚的數量并不多。不少水族箱內養著的都是用于觀賞的金魚。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水族箱內還飼養著活魚,其他在售的均是冷藏魚類。
?
? ? 負責水產區銷售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原來超市賣的活魚種類、數量都比現在要多,*近幾天的銷量開始減少了。“有一點消費者可以放心,雖然我們魚的種類減少了,但質量都可以保證。目前超市銷售的鯉魚、厚子等,都是咱濟寧本地南四湖的魚,市民可以放心購買。”工作人員說。
?
? ? 市民:與其下架,不如用好產品留住顧客
?
? ? 由于食藥監總局此次專項檢查將重點檢查水產品質量安全及其在經營環節違規使用違禁藥物情況。尤其針對近年來部門抽檢監測問題相對突出的大菱鲆(多寶魚、烏鱧(黑魚、鱖魚和明蝦等4種鮮活水產品及其運輸和銷售過程中的養殖用水進行抽樣,對其中硝基呋喃類藥物、孔雀石綠、氯霉素等違禁藥物殘留情況進行檢驗。因此采訪中,不少市民表示,雖然濟寧并未納入此次抽檢范圍,但是國家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之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進商家的自律。還有市民表示,下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相反,用更好的產品配合檢查、增強消費者的消費信心才是更好的應對舉措。“雖然不能說下架的魚就一定是問題魚,但是,在抽檢的檔子里下架,肯定會讓老百姓心生疑慮。”家住紅星小區的王先生緊鄰紅星農貿市場,一年365天,他幾乎每天都見到商戶們進進出出。“從國家到老百姓都十分關心食品安全問題,曝光過的毒牛奶、毒生姜、地溝油事件屢見不鮮,這些商家到頭來只能是害人害己。做生意就得講究誠信經營,像我們附近的這些水產商戶,不少都是干了很多年的,靠顧客的口碑將生意越做越大。面對檢查,要想不害怕、不被罰,只有一個好辦法,那就是賣安全合格的放心食品。”王先生告訴記者。
?
? ? 新聞1+1
? ? 活魚有毒?傳言!不好賣是主因
?
? ? 日前,多家媒體報道稱,濟南五大超市生鮮區淡水活魚一夜之間全部下架,并將主要原因指向了超市規避風險。但記者走訪多家農貿市場、大型超市、批發市場,發現超市淡水活魚下架的原因更多地是與市場掛鉤。據調查,現今不少市民因這條消息對整個活魚市場“一桿打死”,明確表示魚里有“毒”,短期內不再購買,讓售賣者叫苦不迭。
?
? ? 28日,記者前往山東匡山淡水魚批發市場。這里大約有四十戶攤位的位置,但開門營業的也就十幾家,活蹦亂跳的淡水魚正在魚箱里等待客人挑選。一攤位老板說,他們也只是“中轉站”,這里的魚來自全國各地,很少有濟南“土著”。晚上運過來,第二天一早濟南的商販就來運走。老板說,市場里大攤位**能出個幾萬斤,他們也給超市供貨。“這個時間是淡季,肥美的大魚都賣出去了,小魚苗還沒長起來,魚的品質不太好,供應的也不多。商販每天訂貨量都有起伏,降沒降低不好說。超市在我們這拿貨一般都在農貿市場之后,都是人家挑剩下的。畢竟進貨量比較少,*近也沒見大超市的人來批發市場進貨了。”他表示,這個時間超市淡水魚下架,應該是魚的市場不太好,拿走的質量不好,銷量也不如農貿市場,成本卻并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