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認知誤區。 ?
構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需各界共同努力
?
今天,2016中國食品安全辟謠論壇在京舉行,這一活動是2016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滕佳材在致辭中表示,食品藥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關系社會和諧穩定,在新媒體語境下,經常出現的網絡謠言給廣大民眾的生活帶來*大困擾。而構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除了政府部門,還必須讓產業、學界、媒體,以及*重要的消費者都參與進來。辟謠信息的發布既要有力度,更要有溫度,行政的發布變成讓老百姓愿意聽才是關鍵。
?
國家網信辦社會工作局副局長范小偉表示,抓好網絡食品謠言發現、研判、辟謠和治理4個環節的有效銜接,有力打擊群眾反映強烈的網絡謠言至關重要。這需要依靠廣大網民,政府部門和社會各方力量密切配合,努力形成謠言及時發現,行業主管部門和專業機構研判辟謠及時、處置謠言信息有力的良性局面,讓辟謠信息“跑贏”謠言信息,真正起到扶正祛邪的效果。“接下來的工作將從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兩方面開展,筑牢網絡誠信根基。”
?
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長王洪兵表示,今后,該局將繼續加強與相關單位的溝通與聯系,堅守食品安全底線,弘揚尚德守法正能量,及時求證,準確發布,不給造謠傳謠者借道擴散的機會,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
新華網常務副總裁魏紫川表示,近年來,大量食品類謠言借助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廣泛傳播,損害了企業聲譽,也給行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下一步,聯盟官網將陸續推出謠言舉報、網友互動等特色欄目,還將舉辦辟謠宣傳與科普公益線下活動。同時,聯盟將繼續收集整理方便食品、飲料、農產品、保健食品等相關細分行業的謠言及不良信息,并定期進行發布。“希望通過各方努力,將‘中國食品辟謠聯盟’打造成食品辟謠的**平臺,成為中國食品品牌發展的推動者和捍衛者。
?
食品謠言約占謠言總量兩成
?
近年來,大量食品類謠言借助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廣泛傳播,聳人聽聞的標題和內容讓消費者真假難辨,影響著中國食品安全的輿論環境。
?
新浪微博社區管理中心副總監尹雪賡公布了上半年微博處理食品謠言的數據。2016年上半年,微博共處理各類不實信息1290條,其中食品相關的謠言245條,約占總量的兩成。典型的食品謠言包括”豬肉鉤蟲“”西瓜打針“”蒜苔蘸甲醛“”吃櫻桃感染H7N9“”吃大盤雞感染H7N9“。這些謠言傳播速度快,持續時間長,且有一定的規律性,如櫻桃、西瓜的謠言每年上市期都會出現。
?
老謠言”變種“此起彼伏,新謠言”科學含量“增強,為何食品謠言”生生不息“?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四新分析食品謠言頻發的原因有三:一是食品問題的社會關注度高;二是食品加工業越來越倚重科技,普通民眾對于食品的認知與食品加工企業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象;三是互聯網的應用,使食品謠言的傳播”沒有死角“,而民眾對于食品問題的焦慮心理,使得民眾在接收到食品方面謠言的時候往往”寧可信其有“,先不尋求核實就轉發擴散了,也導致食品謠言的傳播速度特別快。
?
食品謠言的危害和影響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現階段,法律對懲治網絡謠言有哪些具體規定?如何更科學地利用法律武器保障自身權益?對此,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宋曉江表示,食品謠言是沒有證據支撐、沒有事實基礎的一種虛假言論。編造、散布虛假食品安全信息,將分別根據不同情形,依法要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他建議研究并實施出臺關于打擊食品謠言犯罪的司法解釋,從刑事層面對食品謠言犯罪保持一個高壓的態勢。
?
中國食品辟謠聯盟認定三大謠言
?
會上,中國食品辟謠聯盟發布了流傳較廣的新一期食品謠言:”豬肉鉤蟲煮不爛、炸不熟、殺不死“、”純凈水呈弱酸性,飲用后會形成酸性體質,降低免疫力“、”魚腥草會導致腎病、腎癌“登上此次中國食品辟謠聯盟的謠言榜。
?
據悉,截至目前,聯盟已發布了多次食品行業謠言榜,所選謠言均經過相關協會和聯盟專家團審核,向公眾澄清了謠言,傳遞了食品安全科學真相。下一步,食品辟謠聯盟官網擬陸續推出謠言舉報、網友互動等特色欄目,還將舉辦辟謠宣傳與科普公益線下活動。同時,聯盟將繼續收集整理方便食品、飲料、農產品、保健食品等相關細分行業的謠言及不良信息,并定期進行發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