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就在年1月1日即將下調
專家指出,這源于其對市場話語權和定價權的掌握,洋奶粉在
洋奶粉“一年四漲”
12月15日,財政部發布消息稱,自年1月1日起,對多種商品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平均稅率為4.4%,比*惠國稅率低50%以上,其中,就包括嬰幼兒奶粉。
而就在即將進行關稅調整的“節骨眼”上,洋奶粉完成了又一次漲價。惠氏公司日前表示,旗下高端產品“啟賦”系列將提價10%左右。目前克一桶的惠氏“啟賦”一階段奶粉售價為元,調價后為元,“啟賦”系列將成為市面上又一個
惠氏公司方面表示,惠氏旗下高端產品“啟賦”從12月開始在各地陸續提價,年底前完成全面價格上調。此次漲價的主要原因是配方優化以及為了配合新國標的要求,對蛋白質等部分營養素含量進行了調整,由此造成的生產成本上漲。
惠氏并不是**漲價的洋品牌。記者走訪上海多家超市和賣場發現,和上一輪漲價后相比,奶粉價格普遍有了10%的漲幅。比如,“合生元”金裝嬰兒配方奶粉克從元漲到元,澳優“能力多”一階段奶粉克從元上漲到元,雀巢超級“能恩金盾”(配方奶粉克從元上漲至元。
全職媽媽趙曉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她1歲的兒子每個禮拜要喝掉近2桶克一桶的澳優“能力多”奶粉,每個月光是花在奶粉上的開銷就要近元。本來還盼著進口奶粉關稅下調,打算等一等再買的,現在看勢頭不對,只好先買上,連續漲價實在是吃不消啊。“
事實上,洋奶粉”不約而同“漲價早有先例。今年6月惠氏以”更換新包裝“為名,1階段金裝”愛兒樂“(克從元漲至元,2階段金裝”健兒樂“由元漲至元,3階段”幼兒樂“從元漲至元;同期雅培等品牌奶粉漲幅也在10%左右。
廣東省價格監測中心的監測結果也顯示,年洋奶粉提價*高幅度達22%,年*高10%,年*高20%,年*高10%。如果按照*高漲價幅度計算,從年到年,洋奶粉*高漲價幅度累計達62%。
關稅下調能否阻其腳步?
專家指出,洋奶粉漲價”底氣“正是源于其對市場話語權和定價權的掌握;中國消費者”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的心態和對國產奶粉的信心缺失也是促使洋奶粉”想漲就漲“的重要原因。
海關統計顯示,外資品牌憑借其品牌自身、資金和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在我國奶粉尤其是嬰幼兒奶粉市場具有壟斷性地位,目前有80%的高端市場被外資品牌占領,國產品牌奶粉的發展空間受到嚴重擠壓。
AC尼爾森公司關于中國奶粉行業零售情況的報告也顯示,目前中國內地排名前十位的奶粉品牌中,有5個為外國品牌,分別為多美滋、美贊臣、雅培、惠氏、雀巢,這些品牌總計占據內地奶粉市場份額的五成以上。
專家認為,鑒于洋奶粉定位于高端市場的營銷策略,即使關稅進行了下調,消費者可能也很難從中享受到太多的實惠。
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稅務教研組組長汪蔚青表示,洋奶粉、化妝品等在中國都有其各自的市場定位和營銷策略,會繼續維護自己高端市場定位的形象。”
國貨當自強終結洋品牌“硬氣”
針對洋奶粉“不約而同”的漲價,上海連鎖經營研究所所長顧國建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奶粉市場早就已經實現了自由競爭、自由定價,成本壓力導致的企業調價是一個市場行為,物價部門不能對其價格進行直接干預。
要想改寫洋品牌受寵、國產品牌備受冷落的局面,專家建議,應加強奶業發展規劃,加大奶牛養殖等基礎投入,引導奶農科學養殖、規模養殖,增強抵御奶源風險的能力。同時,引導奶業加強質量控制和產品研發,嚴格監管,樹立品牌形象,推動誠信體系建設,增強高端消費市場競爭力,加大對進口奶粉的替代力度。
事實上,洋奶粉也并非是“質優”的代名詞,近年來洋奶粉也爆發了類似雅培“甲蟲門”、美贊臣“金屬門”和明治“召回門”等眾多質量門事件。專家指出,想要終結洋品牌“硬氣漲價”的局面,國產奶粉除了要做到質優價優外,營銷策略也應相應調整。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