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從“田間到舌尖”的守護
??? ——全國人大代表熱議如何“全面提高
??? □? 本報記者? 徐建華
??? “3月4日,市民反映蘭州城區局部自來水中出現異味,并懷疑自來水受到污染,這個問題請虞書記解釋一下?”
??? “就在剛才,我拿到了環保部提供的*新結論。”全國人大代表、甘肅蘭州市委書記虞海燕回答說,蘭州城區自來水異味主要原因為上游湟水河上的個別水電站在枯水期泄水清淤所致。
??? 緊接著,虞海燕又表示,蘭州市政府和省直相關部門正繼續強化消除異味的有效措施。據專家嗅辨,從3月7日凌晨2時起,蘭州威立雅水務集團公司自來水廠出廠水異味已經基本消除;據流速推斷,其他區域自來水異味8日也將逐步消除。
??? 這是3月7日發生在甘肅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上的一幕。繼去年蘭州局部自來水苯超標事件之后,今年蘭州自來水再次出現異味,引發公眾關注,也使得當天的甘肅代表團開放日吸引了近百家中外媒體,其中蘭州自來水質量安全問題成為*受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
??? 不僅僅是自來水,也不僅僅是蘭州,從吃的大米到喝的奶粉,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牽動著每一位國人的神經,也成為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我們既要看到成績,更要看到前進中的困難和挑戰。群眾對醫療、養老、住房、交通、教育、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還有不少不滿意的地方。”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同樣對食品安全看得很重,并在2015年的工作中兩次提出要確保食品安全:“綜合治理農藥獸藥殘留問題,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要采取更堅決措施,全過程保障食品藥品安全”。
??? 如何“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應當構建從“田間到舌尖”的全過程
??? “田間”做“減法”
??? 推廣標準化種植養殖
??? 今年春節期間,除馬桶蓋外,還爆出中國游客在日本掀起了購買大米的熱潮,也使得繼奶粉之后的海外食品代購增添了新的話題。“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更高,所以也在選購渠道上多了選擇,但海外購買大米不等同于食品安全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教授雷曉凌說。
??? 雷曉凌長年從事食品質量與安全方面的研究,也一直關注食品安全問題。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她帶來了對散戶農作物標準化種植的有關建議,提出對于大眾化農產品,散戶種植要推廣標準化的種植模式,杜絕農藥化肥殘留超標,從源頭保障食品安全。
??? 農產品質量是食品安全的源頭,也是確保食品安全的**道防線。據統計,我國居民膳食結構中,農產品占比達80%。食品安全,源頭在農業,重點在農業,難點也在農業。代表們認為,要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要抓好源頭,尤其是源頭污染問題一定要減少。標準化種養殖是重要的手段和方式。
??? “現在我看到那些養得特別肥的魚,我一般都不吃,擔心它是吃了很多抗生素長起來的。我情愿吃瘦一點的魚。”在廣東代表團的分組審議上,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院士再現“直言”本色。目前我國畜牧業、水產養殖業濫用抗生素現象普遍,是造成水體抗生素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畜牧業、水產養殖業使用抗生素處于“都能管、都不管”的局面,他呼吁由更高層部門來破解“多頭管理”的難題。
??? 全國人大代表高春艷來自黑龍江省穆棱市,是一位肥料配方師。她今年提交的議案是加大農業面源污染的綜合治理力度,探索防治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為百姓構建安居樂業的生態環境和生存空間。
??? “我是做食品行業的,*關心的自然是食品安全。”全國人大代表、祐康集團董事長戴天榮直言,“食品安全抓了很多年,但是和老百姓的期待還有差距,這其中和我們法律法規的制定不足有關。法律法規再多,歸根到底,就是標準。只有*嚴謹的標準,才能確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他認為,針對農獸藥殘留的管理,應該從現在的“法不禁止即允許”的“列舉制”,轉變為“法不允許即禁止”的“準許制”。
??? “雖然中央對農產品安全的源頭監管給予了高度重視,各地在加強源頭監管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嘗試。但是,在對部分地區的種養農戶、農藥化肥廠家和經銷商、農產品批發市場等的調研中,仍然發現當前農產品源頭監管方面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全國人大代表、梅州市人民醫院院長林新華建議,要建立和完善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農業標準化示范推廣體系,建設一批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要做好農產品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的統一。
??? “舌尖”做“乘法”
??? 全程可追溯確保安全
??? 2014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強化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建立*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提出,要在資源環境硬約束下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要嚴格農業投入品管理,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要落實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質量安全檢驗檢測費用補助政策。要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聯共享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臺。
??? 一個個文件的背后,凸顯了我國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視。“中國人有句話說,民以食為天,所以食品安全是一個天大的事,現在這個問題確實是很牽動人心。總有人昧著良心賺黑錢,有時候看到那些報道,令人發指。”正如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傅瑩在首場發布會上所言,要確保食品安全問題能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應當加大懲罰的力度,在“舌尖”問題上做好“乘法”。
??? “我在調研中發現,目前一些地方還存在著檢打聯動方法不多、力度不大的問題。檢測與執法還沒有做到有機結合,比如說有些檢測,得出結果用時過長,等到數據出來后產品早就沒有了,從而導致執法意義不大,也沒起到震懾作用。”林新華建議,制定與我國《
??? 全國人大代表、光明食品集團副總裁兼上海糖酒集團董事長葛俊杰來自食品行業,今年專門提出了兩個與食品安全有關的建議:進一步完善我國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和加快采用基于全球統一編碼與追溯標準的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他建議采納國際通用做法,全面建立以“風險”為核心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健全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體系,全力推進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體系建設。
??? 以“田間”源頭的“減法”,換取“舌尖”安全的“乘法”,成為代表們對“舌尖上安全”的建議,其中*為關鍵的,就是構建“田間到舌尖”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全國人大代表、北京龐各莊農產品產銷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樂平建議,將農業現代化與信息化緊密結合,充分利用信息和網絡技術,建立“從田間到舌尖”的農產品直供體系,推動大數據農業、互聯網農業的發展。
??? “其實現在一些通過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管理的食品企業,已經可以追溯了,但構建全社會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是更高層面的一個概念。從科研角度看,是可以實現和完成的,重要的是如何從制度體系層面設計完成。”雷曉凌代表說。
??? 《中國質量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