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 1999年10月在北京舉辦的東方食品國際會議,探討了如何將以中國為源頭的亞洲國家傳統食品與現代科技緊密結合,在東西方文化交融碰撞的新世紀里把握新的發展契機。十多年過去,中國食品科技界再一次重拾東方食品的議題。在本次會議上,與會代表認為,中國傳統食品工業化的研究已形成初步積累,目前急需集成,通過研討交流和融合,上升到一個新的層級。二是中國食品工業轉型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強烈呼喚富有特色的食品的出現,呼喚傳統產品和有文化認同感的食品的回歸。另外,東方食品天生具有的健康、養生的內涵也符合大眾的訴求。這使得如何發掘東方食品的特色,開發現代食品成為行業熱點。
??? 會議上,孫寶國向與會者介紹,在2013年的一次對食品消費觀念轉變的調查結果中顯示,在過去的十年間,在人們對于西式快餐的態度方面,喜愛西式快餐的人群從24.7%增長至32.8%,增長了7.8%,拒絕西式快餐的人群從29.5%降至15.5%,減少了14%。數據顯示,每周吃西式快餐2-3次的人群比例從8.1%升至11.9%,而從來不吃西式快餐的人群比例從29.5%降至15.5%。
??? 在對傳統烹飪方式的態度方面,調查顯示,有67.1%的民眾認為傳統的烹飪方式比較麻煩,尤其是18-30歲年齡段,僅有8.8%的年輕人愿意享受傳統烹飪的樂趣。數據顯示,44.0%的人覺得做飯很麻煩,從來不自己做,僅有32.9%的人覺得做飯不麻煩并且樂在其中。
??? 在對速凍食品的態度方面,調查顯示,90.1%的民眾能接受速凍主食,其中5.5%的民眾每天使用速凍主食,12.5%的民眾每周食用2-3次,僅有9.9%的民眾拒絕食用。
??? 在對加工食品的期待度方面,數據顯示,人們希望食用鮮切菜肴類加工食品的比例占到了48.2%,其次是速凍食品(20.2%、即食食品(17.1%和沖泡食品(13.2%。
??? 孫寶國指出,此次的調查結果凸顯了中華傳統食品需盡快發展現代化、機械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性。
??? 他指出,在中華傳統食品現代化過程中,需注重五大問題。**,要傳承與創新并舉,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上發展;第二,營養健康是食品之本,色香味是食品之魂,因此傳統食品現代化要固本培魂并重;第三,傳統食品現代化需要科技先行,依靠現代科技,破解中華傳統食品的科學奧秘;第四,要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第五,由于中國食品添加劑發展遠遠落后于主要發達國家,因此在傳統食品現代化過程中,需要注重食品添加劑的發展。
??? “食品產業是關系到國民營養與健康的民生產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也是永遠的朝陽產業,”孫寶國表示,“中華傳統食品現代化是歷史必然,而實現中華傳統食品現代化是我們當代食品科技界的歷史使命,是挑戰,也是機遇!”
??? 據悉,在本次會議上,印度食品科學研究所前所長Vish Prakash、日本京都大學大學院農學研究科教授佐藤健司、浙江大學馥莉食品研究院執行院長劉東紅、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孫寶年、韓國高麗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研究生院教授Hyun Jin Park等來自亞洲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權威專家分別就中華傳統食品現代化、現代科技挖掘東方食品保健價值、中國特色植物化學素的數據庫建設、東方食品的品牌價值等主題進行了闡述。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