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據
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在會上指出,草原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于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理念,狠抓工作落實。
高鴻賓指出,國家高度重視草原保護建設,提出了“生產生態有機結合、生態優先”基本方針,出臺了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等一系列政策。2012年,中央財政草原總投入超過220億元,是2009年的5倍多,創歷史新高。草原承包、基本草原保護等制度深入推進,目前全國落實承包草原41億畝,占可利用草原的82%。近四年每年查處草原違法案件2萬余起。2012年,全國268個牧區半牧區縣牛肉、羊肉、奶類、毛絨產量分別達到138.78萬噸、132.75萬噸、973.86萬噸和23.14萬噸,比2009年分別提高9%、10.2%、19.3%和13.4%。2012年,全國268個牧區半牧區縣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924元,比2009年增加1730元,增幅為41.2%。
高鴻賓說,要客觀認識取得的成績,冷靜分析新形勢新任務。一是草原生態惡化的形勢依然嚴峻。全國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面積仍占三分之一以上。二是牧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觀。草原畜牧業生產方式粗放,一些高寒易災牧區牲畜“夏飽、秋肥、冬瘦、春亡”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轉。三是農牧民持續穩定增收難的問題還比較突出。牧民的收入來源單一,50%以上的收入來自草原畜牧業;牧民轉產就業渠道窄,生產生活成本較高。牧民實現持續穩定增收面臨許多困難。 (唐述權)
高鴻賓強調,各級農牧部門和草原監理系統要堅定目標不動搖,力爭到2015年,基本完成草原確權承包和基本草原劃定工作,初步實現草畜平衡,草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草原畜牧業生產方式加快轉變。到2020年,全面實現草畜平衡,草原生態步入良性循環軌道,草原畜牧業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取得重大進展,牧區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全面改善,基本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重點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進一步完善草原承包經營制度。二是確保草原補獎政策實施效果。三是加快推進現代草原畜牧業發展。四是依法打擊草原違法犯罪行為。五是提高草原監測和防火防災能力。六是加大南方草地保護建設力度。 (唐述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