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象山石浦是華東*大的
一年產生2萬多噸水產品加工廢棄物,如今——
魚糜“下腳料”變廢為寶成
□本報記者 洪慧敏
當大家都抱怨時,有人卻從抱怨中發現了新的機會。
毗鄰東海的象山石浦,魚糜生產量堪稱華東*大的生產基地。據介紹,一年生產魚糜五六萬噸,但同時也產生了2萬多噸“下腳料”。
以往,這些“下腳料”,被當成垃圾扔到東海,不僅浪費,還對海水造成影響。現在,聰明的象山人從魚糜“下腳料”里發現了生財之道,將它“變廢為寶”,提取制成
魚糜“下腳料”變廢為寶,
成了海鮮醬油
象山石浦漁港碼頭的不遠處,建了不少漁產品加工廠。一家魚糜加工廠內,工人抓住一條小帶魚,扯下兩邊的肉制作魚糜,魚骨、碎肉等作為“下腳料”則被丟棄。
當地人說,魚糜生產中會產生近4成的“下腳料”。以前,這些“下腳料”都直接丟進東海。日復一日,這些“下腳料”造成了海水污染。
據象山縣海洋與漁業局提供的資料,2011年象山縣廢水排放總量2152萬噸,其中工業廢水1133萬噸,近岸海域中大目洋海域和石浦港海域水質屬于營養型。
為了治理海洋污染,象山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等。
46歲的葉再府——寧波超星海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他率領的“超星”,是官方認可的一家搞循環經濟企業的代表企業。葉再府的廠,開在一家魚粉廠的對面。魚粉廠飄來的腥臭味,四處彌漫。
葉再府并不在意。46歲的他,初中沒畢業,做過漁民,開過魚粉廠,生產簡單、粗獷的水產飼料和冷凍水產品。
但是,他現在的廠子轉身變成了漁業生產鏈條上的“清道夫”。他和團隊把從魚粉廠拉來的廢水和其他一些漁業廢棄物,經過特殊的精加工工藝,提煉出了魚油。而從魚糜廠拉來的“下腳料”,則被提煉出氨基酸等物質,變成了海鮮醬油等調味料。
從水產品粗加工
向海洋生物制品轉型
2001年,葉再府敏銳地意識到東海漁業資源日益減少的趨勢,感覺到企業今后發展的壓力。
同一年,他決定將生產企業向具有科技含量的海洋生物制品方向轉型,并和科研院校長期合作,招收能干的研發人員等。
經過十幾年來堅持不斷地創新,他們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現在,石浦魚糜“下腳料”已經不再扔進東海,而是送進了葉再府和另一個同類廠家。“我們消化了當地近4成的魚糜‘下腳料’,消除了水產品加工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他自豪地說。
這些年,因生態平衡的破壞,沿海一帶不多見的烏參,快速繁殖。象山人不太喜歡吃烏參,它黑黑軟軟,比湯匙稍大一些,外形近似遼寧海參,賣得卻比海參便宜很多。但是,它富含膠原蛋白。
這一次,葉再府盯上了海底“瘋漲”的烏參。經過專利酵解、膜分離技術,研發人員從烏參中提取膠原蛋白,并開發產品,銷往市場。
這種自覺的“角色”轉變,帶來了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省海洋與漁業局為此大為稱贊。
站在廠區內的產品展示中心,葉再府把目光投得更遠:“我們從烏賊墨汁多糖等海產品中提取抗癌物質。”他告訴記者,目前該研究正在中試。據介紹,烏賊墨汁多糖提取抗癌物的研究,已經科技立項。
現在,葉再府常常建議同業人員,“大家要認識到海洋資源越來越少,我們要充分綜合利用海洋資源。”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