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7月1日,被稱為*嚴“有機”新規開始施行。近乎苛刻的
提起有機產品,許多人的腦海里會立刻閃出綠色、健康等詞匯。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對無污染食品的渴望,有機產品也開始迅速走俏,并成為不少追求生活質量人士的盤中餐。然而,面對著市面上出現越來越多帶著不同標識的有機產品,消費者總是云里霧里,難辨真偽。有機產品真的是有機、健康、無公害的嗎?真的有那么多的水果、蔬菜是天然、有機的嗎?7月1日,被稱為*嚴“有機”新規開始施行,如今3個多月過去了,新規能否“卡”住市場亂象?它的執行情況怎樣?記者近日對北京的幾家大型超市進行了調查。
有機產品:難覓蹤影
“上半年在大型超市還能買到有機蔬菜,如今市面上卻很少見到?!逼饺兆⒅仫嬍辰】档年惲?近有些納悶,*近市面上有機蔬菜的數量好像突然少了?
近日,記者走訪了北京南城的多家超市,發現以往專售有機蔬菜專區,被“無公害”的“精選蔬菜”專區取而代之?!拔覀冞@里的有機蔬菜在半年前就撤了。”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價錢太高,選購的人不多。
“這是不是受7月份有機產品認證新規的影響呢?”記者詢問正在布貨的銷售人員。“這個不太清楚,也不知道有這個規定?!?/p>
在北京豐臺區馬家堡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記者同樣沒發現有機蔬菜的蹤影,更沒見到有機食品的專售區?!罢垎栍袡C食品在哪兒賣?”按銷售人員指示的方向,記者來到糧油銷售區。在十多種大小不等的包裝中,終于找到吉林普康有機農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兩款“普康”牌有機大米,上面加貼著“南京國環有機產品認證中心認證”標志的綠色橢圓型認證標志。
記者詢問一位正在選購大米的女士?!澳鷷x擇有機大米嗎?”女士瞥了一眼價簽,“其實也無所謂吧,不會刻意選擇有機食品?,F在廠家都說自己的產品是有機食品,老百姓也不知道到底該相信誰,只好憑個人喜好吧?!?/p>
“這種有機大米賣得并不好,價錢太高了?!币慌缘氖圬泦T向記者介紹,一袋東北產5公斤的普通大米只要30元左右,而這種有機大米5公斤要73.6元,價錢貴了一倍多。
記者留意到,在近40多分鐘的時間內,沒有一位消費者選購該有機產品。
嚴茍新規:企業難適應
近年來,市場上以次充好、隨意標貼的有機產品時有發現,令花冤枉錢的消費者叫苦不迭。那么,曾熱鬧一時的有機食品,為何突然難現往日“輝煌”?這是否緣于7月1日起全面施行的有“史上*嚴”之稱的新版《有機產品認證實施規則》?
“其實現在很多的有機產品都是網上直營,統一配送?!币晃粯I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網絡營銷、會員制、配送到家,幾乎是有機農業公司的3個基本特征。像北京望京這樣的成熟社區,都會通過區內的固定網點實現統一配送。這樣一來,企業降低了成本,通過自己相對固定的銷售渠道,也讓百姓真正得到了實惠。
好寶北京農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端有機蔬菜宅配公司。其有機蔬菜種植基地位于海拔2300米~2400米的云南地區,原生態的農場生產模式及全程冷鏈宅配服務,使“好寶”有機蔬菜連續8年獲得南京國環(OFDC的有機認證。
說起7月實施的新規,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曉爽表示,新規的實施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它的確有利于提升消費者的信任度,規范有機行業的健康發展。但她也坦言,新規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認證費用、檢測費用、配套管理費用都會提高,小企業很難負擔得起。“本次新規變動*大的一點是‘農殘指標不得檢出’,這一要求可謂‘嚴到家了’?!彼嬖V記者,新規要求20多個農殘指標由“限制數量標準”變為“零殘留”,均要求不得檢出,這對企業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
而且按照新規,每件達到新國標的有機產品加貼17位的**編碼,要“一品一碼”,產品是每批都要認證。李曉爽對記者說:“從申請、審批,再拿到認證碼,這都需要時間,可我們的有機蔬菜要從云南空運到北京,再配送到消費者手中,繁雜的認證過程如何能保證蔬菜的新鮮?”
嚴格監管: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新規就是要提高有機產品生產的準入門檻,在世界各國,有機產品都要經過獨立機構的認證才能走向市場,我國也不例外?!眹艺J監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近乎苛刻的認證新規,對提振有機產品消費市場是*大利好。而行業洗牌在所難免,一些標榜有機產品的企業因無法滿足要求而被迫退出,也不是什么壞事,適者生存,優勝劣汰。
來自國家認監委的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機產品生產、加工企業達5000多家,有機生產面積已經達到200多萬公頃。全國共有23家認證機構開展有機產品認證活動。“新規對消費者和企業而言,擠掉了多余的‘水分’,使監管變得規范和容易。”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孟凡喬認為,新規無疑對相關產業是一個促進,但也將使中小農戶及企業面臨****的壓力,整個有機產業也將面臨重新洗牌。但從長遠看,這也是產業發展所必須經歷的,高門檻更有利于提升行業的整體水平。
但如何才能使新規更好地執行?專家認為,除了依靠企業自律,還需加強多方監管。應建立和公開有機產品的誠信檔案和目錄,加大信息透明度。同時應設立違規違法企業“黑名單”,加大檢查力度,促進有機產品市場健康發展。
愛賽科爾認證中心的賈燕則表示,有機食品的監管是一個全流程的監管,涉及農業、質監、工商等,從田頭到餐桌,新規真正落到實處還需多部門聯合行動。
據了解,為進一步嚴格有機產品監管工作,新規實施以來,國家認監委已陸續開展了對認證機構及對獲認證企業的檢查,同時對獲得認證的產品及產品標志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今年已對9家有機產品認證機構進行專項檢查、對330個獲證產品進行監督抽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有機產品認證標志專項整治等監管活動。消費者如果發現了假冒有機產品,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向相關部門進行投訴和舉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