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浙江在線07月03日訊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迅速撿起掉落的食物,看看不臟,吹一吹就直接往嘴里塞?
??? 近日,新浪微博上的一條消息稱,食物落地后只要在5秒內撿起就可以繼續食用,被稱作"5秒規則",而且這個規則還有人總結是"3秒"、"10秒".無論幾秒,掉在地上的食物究竟是否可以再放到嘴里吃?"5秒規則"靠譜嗎?
??? 市民、網友眾說紛紜
??? 微博上流傳的食物掉在地上的"5秒規則",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與討論。
??? 網友"小龍"說,他本人一直是這條規則的大粉絲,如果在你真的超級需要一塊巧克力的時候,"吧唧"一聲掉到了地上,在這個絕望的時刻,你就會多么慶幸有"5秒規則".就個人經驗來說,只要掉落的不是液體,食物表面也沒粘到骯臟的毛毛,就出不了事。
??? 網友"炯炯"說,從來沒聽說過,究竟能不能吃要看地面臟不臟,很臟的話,掉下去一秒都不能吃的了。
??? 網友"尋覓"也表示沒有聽說過,但不干不凈,吃了沒病。
??? 網友"請叫我少女"則說,不管這規則靠不靠譜,他只知道"粒粒皆辛苦",掉在桌子上還是撿起來吃的,即使是在飯店。
??? 對于"5秒規則"的說法,市民小馨聽后一頭霧水,她表示不知道這個規則有什么用。"東西掉在地上了,肯定會沾染細菌,很不衛生。可能是從小養成的習慣,即使掉在家里的飯桌上,我也不碰了。"小馨說。
??? 市民王女士表示,她聽說過"5秒規則",并且曾經信了。她認為,能不能吃得看東西掉在什么地方。只要掉東西的地方不臟,一眼看不出什么臟物的情況下,就會撿起來吹吹后再放進嘴里。
??? 市民毛阿姨說,她從來沒聽說過,但在過去的年代,大家普遍比較節儉,東西掉在地上撿起來擦一擦就都吃下去了,現在物質生活水平高了,一般情況下,掉了就算了。"從衛生健康的角度考慮,尤其是腸胃不好的人,自己更要注意一些,說不上什么時候細菌就會找上你,到時后悔也來不及了。"毛阿姨說。
??? 實驗證明:手再快也快不過細菌
??? 美國克萊姆森大學從事食品科學研究的道森教授就針對"5秒規則"做過一系列實驗。他和同事們用香腸片分別與表面培養了一段時間沙門氏菌的木頭、瓷磚和地毯接觸5秒、30秒或60秒。
??? 實驗結果顯示,當食物接觸剛剛被細菌污染的木頭或瓷磚時,細菌轉移率可達到50%-70%,而轉移到食物上的細菌數量有每平方厘米幾百到上千個。
??? 相比較木頭與瓷磚,從地毯到食物的細菌轉移率要低得多,只有不到1%.不過可不要誤以為地毯更安全衛生,實際上,由于地毯的環境更適合細菌生長,即便細菌轉移率如此之低,轉移過去的**數量還是跟木頭和瓷磚相差無幾,所以5秒接觸帶來的細菌和10秒、60秒幾乎一樣多,細菌的轉移是立即發生的,你的手再快也快不過細菌。
??? 專家:掉在地上的食物盡量別吃
??? 針對食物掉地"5秒規則"一說,記者采訪了臺州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科科長常玥。他表示雖然是**次聽說這種規則,但這種規則并不是**的,不僅要從時間長短來判斷食物是否能吃,還要從各方面因素考慮。例如在陽光暴曬下,細菌繁殖速度慢,食物掉在地面接觸的細菌就少,相反,陰暗潮濕的環境下,細菌繁殖速度快,食物接觸地面接觸的細菌就多。沾染細菌的多少還和地面的接觸面積有關。
??? 常玥表示,如果食物掉地的瞬間,在沒有接觸到地面時接住,那么關系不大,但食物只要接觸到地面,細菌瞬間就會轉移到食物上。地面清潔度越低,轉移到食物上的細菌數量就越多。
??? "人們撿起食物后習慣性用嘴吹一下或用手擦擦",常玥說,"其實,每個人都是細菌的攜帶者,這樣反而容易加重食物的污染。細菌是肉眼看不見的,所以掉在地上的食物盡量不要食用,避免引起嘔吐、腹瀉等各種消化道疾病。"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