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 一份來自深圳兒童醫院統計科的數據顯示,近期每個月就診的患兒在1000名左右,其中六成以上為性早熟患者,平均每天就有20名左右的孩子被確診為性早熟,他(她們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長期食用牛初乳。
??? 隨著新聞持續發酵,越來越多的父母不再購買牛初乳,并開始了對牛初乳的聲討,牛初乳的市場前景變得暗淡。業內專家表示,牛初乳正在遭遇一場史無前例的危機,并很有可能引發相關產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 5歲性早熟可排除食品引起
??? "牛初乳能提高嬰兒免疫力,增強抵抗力。"日前,在廣州的某大型超市嬰幼兒奶粉專柜旁,促銷小姐向記者大力推介。當記者詢問會不會導致兒童性早熟時,她堅稱"不會".
??? 記者登錄網上商城"亞馬遜"母嬰用品專區發現,共有亨氏、生命陽光、百立樂、優生媽咪等30個牛初乳相關品牌在售,產品包括牛初乳粉、牛初乳配方粉、牛初乳片、牛初乳膠囊。其中,作為市場主流產品的牛初乳粉售價*高,60g/盒包裝的牛初乳粉售價大多在300元以上。
??? 在上述牛初乳品牌的產品介紹中,"特含免疫球蛋白(IgG,可抵抗病毒侵襲"成為它們的共同賣點。記者以"牛初乳 性早熟"為關鍵詞在網上搜索,相關網頁刷地蹦了出來。早在2009年,網上就出現了對牛初乳是否會導致兒童性早熟的一連串疑問,記者檢索網頁發現,3年來相關疑問從未中斷過。
??? "我也碰到過幾個類似病例,但像深圳這么集中,有關部門應該進行調查。"中山大學營養學教授蔣卓勤表示,女孩和男孩正常發育的年齡分別是12歲和13歲,如果提前了1-2年,我們就將其定義為性早熟。"不過,5歲女孩就出現性早熟,一般可以排除是食品引起的,更大的可能是內分泌方面的問題。"
??? 衛生部于今年4月18日的一紙規定,讓人更加懷疑牛初乳"有問題".衛生部表示,牛初乳是乳牛產崽后7天之內的乳汁,屬于"生理異常乳",其物理性質、成分與常乳差別很大,產量低,工業化收集較困難,質量不穩定,不適合用于加工嬰幼兒配方食品。出于安全考慮,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制品,該新規將于2012年9月1日起執行,此前按照相關規定生產或進口的產品可在保質期內繼續銷售。
??? 牛初乳激素超標?
??? 牛初乳,曾被譽為"21世紀的保健食品",如今被疑為導致兒童性早熟的"元兇".地位急轉直下,矛頭直指激素含量超標:牛初乳中雌激素的含量被指是牛常乳的5-10倍。
??? 有觀點認為,牛初乳是剛生完牛寶寶的牛媽媽頭幾天的乳汁,里面的促性腺激素含量較高,而這種激素補充過量,如果不能被孩子正常代謝,將對寶寶產生不良影響。如果寶寶長期過量服用,這些激素在身體中不能自然代謝,就會留在身體里促進性腺發育,所以不少孩子10歲以下就性早熟,都和吃了激素食品有關系。
??? 來自深圳兒科醫院的臨床數據也顯示:"牛初乳里面含有大量雌激素,食用過量對孩子并無益處".
??? "牛初乳的營養不錯,但是激素確實偏高,是導致兒童性早熟的因素之一。"蔣卓勤表示,有些奶牛偏老,奶農為了提高產奶量,就給奶牛打激素,這些奶牛產下的奶的激素往往偏高。除此之外,導致兒童性早熟的還有環境性激素,比如兒童喜歡吃的油炸食品,用來裝食品的塑料袋大多是劣質產品,激素超標;兒童看多了情節露骨的影視劇,也會導致性早熟。
??? 面對如此局面,業界一片叫屈聲。"現在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傳言,我覺得*好的方式是拿出實際的檢測結果。"百立樂市場總監羅曉表示,百立樂的奶源是從新西蘭原裝進口的,事件出來后,對其銷售有一定影響,"但是忠實消費者并沒有因此受到影響".
??? 國家乳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乳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劉鵬認為,牛初乳中激素的含量同牛常乳中激素的含量無統計學差別,將牛初乳與性早熟聯系在一起是"以訛傳訛"."相同類型的激素,人乳尤其是人初乳還要高于牛常乳和牛初乳,牛初乳功能性食品中所含有的雌性激素量不足以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劉鵬說。
??? 對于衛生部"不得在嬰幼兒配方食品中添加牛初乳"的規定,羅曉和劉鵬均稱"規定被誤讀",不好的一面被放大,好的方面如"允許牛初乳在食品中添加"這一點卻沒人提及,而這一點恰恰說明牛初乳是安全的。(下轉B02版
??? 真假牛初乳難辨
??? 牛初乳是否會造成兒童性早熟的爭論還在繼續,而牛初乳行業的不規范現象也隨之浮出水面。
??? 牛初乳的**行業規范于2005年出臺,規范中規定牛初乳標志性指標免疫球蛋白(IgG含量不得低于10%,這是牛初乳行業迄今為止**的統一標準。然而,一些關鍵性指標的缺失,使其沒有起到規范行業的作用。
??? 百度百科對牛初乳的定義是"母牛產犢后3天內的乳汁",衛生部的相關規定里提的是7天之內,而在牛初乳產品中,生產廠家給牛初乳的定義則是母牛產犢后2天、5天、7天不等的乳汁,記者咨詢過不同的專家,得到的答案也各異。事實上,一杯牛奶擺在面前,讓消費者分辨出它是母牛幾天后產的奶,根本就是一道無解題。
??? "市場上所謂的牛初乳都是廠家自己命名的。"談到這一現狀,蔣卓勤顯得很無奈,"不要說消費者分辨不出來,我也分辨不出來,目前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指標,說到底怎樣才算是真正的牛初乳。"
??? 這一漏洞給了不法廠家鉆空子的機會。有的牛初乳品牌大打廣告說可以提高免疫力,而很有可能是母牛產犢后20、30天后的乳汁,而這樣做根本不會有任何風險,因為到目前為止,尚無技術可以檢測出來。
??? 而牛初乳中是否含有激素,雖早已有相應技術指標和設備,但因未納入常規檢測項目而形同虛設。業內人士透露,由于基本不用檢測,沒有廠家會重視牛初乳是否超標,有的為了多產奶更明目張膽地給奶牛注射激素。
??? 面對如此現狀,營養專家建議,牛初乳不是必需品,家長沒有必要迷信牛初乳,買正規品牌的奶粉照樣可以補充孩子在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
??? 南方日報記者 趙兵輝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