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〇一二年一月十日
1.國家十二五規劃確定“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重要目標。2011年3月16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將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作為重要發展目標。人均預期壽命是度量人口健康狀況*重要指標之一,體現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及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人均預期壽命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首次納入五年規劃,是我國發展理念的重大變化,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體體現,對推動衛生事業科學發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2.新農合覆蓋面和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2011年,國家進一步加強新農合工作,財政補助
3.我國艾滋病疫情防控成效明顯。根據衛生部和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評估結果,截至2011年底,估計我國現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約78萬人,約為我國艾滋病控制目標人數的二分之一,成效明顯。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和關心艾滋病防治工作,建立了政府領導、部門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防治工作機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經費投入。2011年,中央財政艾滋病防治專項經費增加到22億元。經過幾年的努力,中國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勢頭有所減緩,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4.衛生部在全國醫療衛生系統開展“三好一滿意”活動。自2011年4月起,全國醫療衛生系統把開展“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為主要內容的“三好一滿意”活動作為創先爭優的載體,突出為民服務這一重點,圍繞讓廣大人民群眾滿意這個目標,加強行業自身建設,著力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大力弘揚高尚醫德,進一步解決醫療衛生服務和行業作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推動醫改順利進行、促進社會和諧。
5.我國麻疹發病率降到歷史*低水平。2011年我國麻疹發病水平大幅度下降,截至12月底,發病率從2010年的28.6/100萬下降到7.6/100萬,病例數較2010年同期下降73.5%,降到歷史*低水平。2010年全國范圍開展的適齡兒童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成效顯著,廣大群眾的健康權益得到了維護。
6.衛生部門著力加強
7.公立醫院改革工作進展順利。2011年,全國17個國家聯系試點城市、37個省級試點城市和18個省745家公立醫院開展綜合改革試點。各公立醫院以患者需求為出發點,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形式,積*探索便民惠民服務措施;加強醫院內部管理,提高醫療服務安全質量;以縣級醫院和試點城市為重點,探索縣域衛生改革和體制機制綜合改革,以實際行動詮釋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8.衛生部門開展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衛生部于2011年4月下發了《2011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開展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加強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提高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水平,規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有效遏制細菌耐藥。此次整治對抗菌藥物的使用“限品種、限用量、限級別”,被稱為“史上*嚴”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整治行動。
9.“8毛錢治10萬元病”事件引發公眾熱議。2011年9月,一則報道稱,一個嬰兒被深圳一家醫院診斷需做10萬元手術,但在另一家醫院用8毛錢藥“治愈”,該事件引起公眾的熱議。10月,事件患兒在湖北一家醫院順利實施手術,患兒父親向醫院遞交了一封“感謝及致歉信”,稱自己的無知及一時沖動使深圳的這醫院受社會輿論的沖擊。*早報道事件的媒體之一也公開道歉,并稱將“反思我們自身問題”,“同力彌合包括醫患矛盾在內的社會問題”。隨后的媒體評論稱:“醫院的克制和專業,患者家長的公開道歉,媒體對自身的反思,‘8毛門’事件后各方的反省和清醒,讓人看到了重塑良好醫患關系的希望。”
10.屠呦呦獲2011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獎。2011年度拉斯克獎基金會將臨床醫學研究獎授予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以表彰屠呦呦研究員及其青蒿素研究團隊在青蒿素研究方面作出的杰出貢獻。1971年,屠呦呦和她的科研團隊開始致力于抗瘧新藥研發,通過不懈的努力,成功地從青蒿中提取出具有明顯抗瘧效果的青蒿素。這一成果為青蒿素系列產品研發奠定了基礎,挽救了全球數百萬瘧疾病人的生命,對國際上瘧疾防控發揮了重要作用。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