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吃蟹的季節才剛剛開始,蟹券銷售卻早憑借互聯網,賣起了"期貨".網友反映,"有券無蟹"、缺斤短兩甚至"人去樓空"的事,一再發生。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調查發現,在送禮經濟的"發酵"催熱下,由于"每個環節都有錢賺",蟹券這類預付"票證"才大行其道,亂象紛飛。專家建議,針對預付"票證"風險高的現狀,應盡快加強
??? 【核心網事】
??? 由于今年中秋時間比較早,中秋時還未開始捕撈大閘蟹,以至于占到一年銷量一半左右的大閘蟹"中秋行情"并未出現。但是,借助團購和購物網站的力量,大閘蟹卻早就"爬入"互聯網,蟹券在網絡上瘋狂開銷。
??? 早在8月份,就已經有網站推出了"大閘蟹"的團購活動,而關于"大閘蟹"的團購信息到記者發稿時仍"橫行"在各大團購網站的頁面上。8月,淘寶"聚劃算"推出面向全國的大閘蟹團購活動,3.5至4兩的公蟹和2.8至3兩的母蟹各四只僅售299元。不出幾日,蟹券就售出超過6萬張,涉及金額千萬元以上。
??? 記者在團購導航網站上搜索"陽澄湖大閘蟹"發現,截止到10月初,相關團購超過400個,推出大閘蟹團購的網站有數十家。團購的大閘蟹價格差異比較大,但大多都比市場價便宜。
??? 例如,10月9日在"美團網"的"巴大王蟹府陽澄湖大閘蟹精品裝"原價358元、現價188元的團購開團后,每份有雄蟹、雌蟹各三只,當日就有有600多人購買,平均每只螃蟹的售價較低,約為31元。而另一名為"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團購中,99.9元的低價就能購得三公三母的大閘蟹,充滿吸引力,9月28日開團至今共售出3000多只;但與高銷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并不高的滿意度,五顆星的活躍度一旁卻是僅為兩顆星的好評度。
??? 在論壇和微博上,網友紛紛講述了自己團購蟹券"坑爹"的不愉快經歷。新浪網友"楠方佳木"團購蟹券后,"從昨天中午開始打提貨熱線一直到現在永遠告之你電話忙",感嘆"買券容易提券難","本來想圖個方便結果花錢買氣受".微博網友"ST_Zeus"雖然成功打進了提貨熱線,團購流程也明確說節假日提前7天電話訂蟹,但對方卻告知"不保證送貨時間".
??? 【記者調查】誰都有差價賺 消費者可能"提不到貨"
??? "中國網事"記者走訪上海銅川路水產市場發現,不少蟹行為了"搶鮮",也都在熱銷蟹券,宣稱"隨到隨提",有的甚至表示可以用去年代理品牌多出來的券作為憑證"預售"今年的大閘蟹。例如阿大阿二蟹行就表示,可以先購買去年沒有銷售完的"巴路"牌或者"菊花"牌的蟹券作為憑證,"提貨的時候給你我們今年代理的"陽太沃"牌。"僅該蟹行去年未賣完的券就有一百多張,"上了券"而*終未能銷售的大閘蟹價值理論上高達近十萬元。
???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拿著蟹券在網上叫賣的方式,以前只是個別商家進行的新嘗試,如今卻已經成為大閘蟹銷售的主流。江蘇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楊維龍告訴記者,今年蟹券的銷售時間早、銷量大,可以用"多"和"亂"兩個字來形容。
??? 楊維龍表示,協會的一些會員單位也開始蟹券網絡銷售,銷售價格和數量都在正常范圍內。而很多與協會沒有任何關系、亂七八糟的小蟹行也售賣蟹券,蟹券和蟹也不是1比1賣的,"有券無蟹"大有人在,"很有可能會出現消費者提不到貨的情況。"
???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這些蟹券的經銷商往往分為三種模式:一種是自養自銷,銷售量在預計中風險較小;另一種是并不養蟹,而是找一家蟹店或者養殖商談好價錢,按一定的比例分成,自己只負責"賣券",券*后能不能兌到蟹不在自己關心的范圍內。更有甚者,有些小公司往往注冊一個"空殼"就開始賣券,等到需要兌蟹的時候直接關門走人、溜之大吉,屆時消費者拿著券都不知道去哪里兌。
??? 楊維龍表示,往年也出現過這樣"人去樓空"的情況,今年魚目混珠的現象特別多,協會已經在針對這一現象進行調研,具體數據尚未統計出。
??? 事實上,即使能提到貨,消費者也不一定"占到了便宜".團購網站上的大閘蟹很多都標識產地為"陽澄湖",上海水產行業協會秘書長范守霖則表示,有些團購網站標識的價格過低,如果大閘蟹真是足兩,即使在陽澄湖邊也收購不到這個價格。
??? 即使是價格高昂的蟹券,也并不一定真的物有所值。蟹券的經銷商還看準了一點:買蟹券的和提蟹的可能并不是同一個人。業內人士介紹,蟹券主要針對的是單位和送禮市場,很多時定價會高于實際價值。例如,經銷商與養蟹店的老板溝通好,以低價或打折價買進,卻以高價標出,真正提蟹的人并不知道真實價格;而且到兌蟹的時候,也并不是每只蟹都能足兩,"缺斤少兩"是正常事。
??? 楊維龍表示,蟹券之所以紅火,正是由于每個環節都有錢賺。
??? 【反饋鏈接】預付"票證"風險高 預付券納入金融管理待加強
??? 事實上,這樣的"票證"經濟并非只存在于大閘蟹市場,從中秋節前風靡的"月餅票"、到各種購物卡、提貨券,各種商品都在做這樣的"提前消費".專家認為,這樣的單一用途企業預付券也是規模龐大"準貨幣"的一員,與已得到一定監管的多用途預付卡相比,單一用途預付券的企業數目更多,監管相對也比較困難。
??? 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姚鈞告訴記者,這種預付券其實已經是一種類似于"期貨"的金融行為,成為不少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而消費券除了產生巨額現金流外,對商家更為吸引的是"沉淀資金","即使利息是千分之五也已經是一筆很高的額外收入了".再加上送禮經濟"發酵",使得這樣消費卡、消費券不僅在美容院、健身館,甚至在餐飲業、旅游業普遍化,著實令人擔憂。
??? 專家建議,從源頭加強監管,將預付券納入金融管理體系,針對發卡、使用、管理等各個環節予以配套的法律規范,實施全面有效的監管。"鑒于現在公司的注冊資金下限僅有3萬元,而公司又是以其資產為限承擔有限責任,一旦出現現金流問題,公司進行破產,消費者的權益就難以得到保護。"姚鈞認為,*重要的還是從源頭抓起,通過發放金融許可證和企業提交保證金的方式監管,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中國網事"記者周琳、周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