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新華網海口5月27日專電(記者 趙葉蘋、葛晨日前,一位四川攀枝花瓜農在微博上發文求助,稱當地鹽邊縣有幾萬斤
??? 瓜農微博求助稱"膨大劑"傳聞殃及優質西瓜無人問津
??? 5月23日,一位網名為"攀枝花人賣西瓜"的瓜農付友蓮在微博上發文,希望通過微博賣瓜。
??? 他說,他是四川攀枝花市鹽邊縣永興鎮新民村村民,當地西瓜味道甜口感好,往年暢銷,但今年受"膨大劑"傳聞影響,"幾萬斤西瓜都爛在地里".
??? 他承諾,當地瓜田山泉灌溉、陽光充足,不使用添加劑。"我的瓜要有啥子添加劑膨大劑,我當場砸瓜!"西瓜去年2.4元/公斤,今年0.6-0.8元/公斤都賣,希望網友幫助找到批發商。
??? 這條微博引起了網民的強烈關注,被轉發6萬多次,評論達到1.2萬多條。
??? 很多網民對瓜農的遭遇表示同情,"農民朋友真的不容易,辛苦一年卻被膨大劑害慘了,*終賬都算在了農民頭上。"
??? 還有網民幫忙推銷起了攀枝花的西瓜。網民"永恒的夏天2010"說,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永興鎮新民村的紅沙瓤西瓜味道甜口感好,是當地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今年又獲得了大豐收,每年都有大量的商家去收購,今年至今留在瓜田無人問津,希望借助微博的力量,救助那里焦急的瓜農。
??? 網民"老善人"評論說,當市場失靈,農民受傷時,政府應該出來,為農民聯系流通渠道,平息個別負面信息對整個西瓜市場滯銷的影響。
??? 海南文昌近2萬畝優質西瓜"蒙冤"滯銷
??? 記者了解到,海南文昌2萬畝西瓜滯銷在田里,瓜農們苦不堪言,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引起人們恐慌的"膨大劑"傳聞。
??? 記者在文昌市鋪前鎮林梧西瓜基地看到,這里沿海邊沙灘綿延幾千畝西瓜,全部進入成熟上市期,然而偌大的西瓜基地里,看不到一輛西瓜收購車,瓜農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西瓜成熟。
??? 看到記者來訪,附近的十幾個瓜農紛紛騎著摩托車趕來向記者反映情況。浙江臺州籍瓜農羅成國說,他和朋友借錢湊了200萬元種了500畝西瓜,目前有150畝已經熟透,正常情況下**能發出十幾車西瓜,但從本月10日開始就沒有一個收購商前來,這批西瓜已經八成熟,再不采摘,將無法進行長途運輸。
??? "這種情況真讓人意料不到,今年天氣好,瓜種得很好很漂亮。"羅成國說,文昌西瓜平均每畝種植成本要6500元,今年海南西瓜豐產,每畝產出3000多公斤,平均每公斤成本就需2元。如今,瓜還未上市就面臨爛市的危險。
??? 鋪前鎮林梧村瓜農林明飛、韓華元、黃林沖等人七嘴八舌地對記者說,他們種的無籽西瓜都成熟了,但沒人來收,"*怕沒人來收,沒人來根本沒法談價格。"
??? 海南是冬春季節全國西瓜的主產區,從西部的東方、樂東起自南向北逐漸成熟上市,文昌位于海南*北邊,也是*晚上市的地區,今年文昌全市種植了4.15萬畝西瓜,目前已經銷售了55%,還有45%近2萬畝西瓜降價滯銷。
??? 海南省西瓜協會秘書長林尤勝分析認為,西瓜降價滯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5月份相繼出現了兩次媒體不實或片面報道造成的。一次是5月初四川某媒體報道西瓜注射增甜劑,食用注水西瓜對人體有害,以致價格跳水。第二次是10多天前,江蘇鎮江丹陽曝出膨大劑致西瓜爆炸的消息,稱人吃了用膨大劑種植的西瓜對身體有害,更使得脆弱的西瓜市場雪上加霜。
??? 林尤勝說,5月10日還賣4元/公斤,到了5月11日就跌到了2.6元/公斤,隨后每天以0.4-0.6元/公斤的速度降價,到江蘇的膨大劑報道出來以后,說可以致癌,瓜價就全亂了,"現在地里四五毛錢一斤都沒人要。"
??? 莫讓"膨大劑"風波禍害西瓜產業
??? "膨大劑"究竟為何物?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勁松從事了近20年的西甜瓜育種和栽培研究,他告訴記者,膨大劑實際上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植物內源激素,植物本身也會合成這種激素,但是量很微小。當氣溫較低或陽光不夠充足,植物長勢不好時,通過按一定比例噴灑些膨大劑,可以促進植物坐果,引導植物將營養輸送到果實中去。
??? 他說,"膨大劑"之所以造成西瓜產業如此大動蕩,是因為江蘇丹陽的報道存在一定程度的誤導,丹陽瓜農也缺乏種植經驗。
??? 文昌市農業局副局長劉淑華說,海南島氣溫適宜、光照充足,根本不需要使用西瓜膨大劑來增加營養。"西瓜爆炸報道出去以后,對我們這邊的西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造成賣難的現象,我們也感覺到很冤,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使用(膨大劑。"劉淑華說。
??? 李勁松說,盡管海南西瓜種植上沒有使用"膨大劑"的習慣,但有必要向消費者解釋,只要合理使用"膨大劑"是不可能造成危害的,一方面我國的農藥管理十分嚴格,"膨大劑"是由農業部批準使用的農藥,其使用范圍、劑量都有嚴格規定。"消費者應秉持理性態度。"
???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品質資源研究所研究院黨選民也向記者反映,"膨大劑"的不實報道對西瓜產業造成了嚴重影響,人們應該保持理性客觀的態度對其加以認識,它只是一種植物聲場調節劑,是經過長期大量的田間試驗證明的。
??? 黨選民說,任何一種農藥過量使用肯定都會造成危害,但這只是江蘇丹陽的個例,不當報道引起了消費者出現恐慌心理,以致大范圍西瓜滯銷,給農民造成了慘重的損失,這種影響將很難挽回。
??? 林尤勝說,西瓜遭受不實傳言的影響已經不是**次,兩年前曾報道海南西瓜注射紅藥水和甜水給西瓜增色增甜,導致西瓜滯銷爛市,*后經過權威媒體報道才為海南西瓜正名,但失去的損失已無法挽回。海南香蕉也一再遭受謠言危害,每一次都造成價格大跌,農民血本無歸。
??? "每一次謠言、傳言、風波的發生,損失*重的就是農民。"林尤勝說,農業本來就十分脆弱,既要面臨自然災害的風險,又要面臨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如今又增加了一個謠言的風險,這使得農民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小,"一個小小的謠言輕則毀掉一批農民,重則毀掉一個產業。"
??? 據悉,四川攀枝花的瓜農在通過微博反映西瓜賣難現象后,已有紅旗連鎖超市在內的六七家商家前去收購,打開了攀枝花西瓜的銷路。
??? 海南文昌瓜農、行業協會和市農業局也呼吁,考慮到目前內地西瓜也已大量上市,外地收購商前來收購西瓜存在物流成本高的問題,他們建議相關部門能盡快出臺文件,減免過海費,降低收購商物流成本,加強產銷對接,聯系內地運銷商盡快到海南來運瓜。
??? 新華時評:食品安全問題報道更要注重實事求是
??? 新華網北京5月27日電 一段時間以來,多起食品安全事件通過新聞媒體、互聯網的報道和反映后,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其中絕大部分報道實事求是,對維護群眾身體健康起到了積*作用,但也有少數報道夸大其詞、以偏概全,引起了嚴重的誤解和誤傷,實屬不該。此類報道可以糾錯,但由此造成相關食品行業難以估計的經濟損失以及社會信任損傷,已經無法挽回。
??? 媒體必須恪守客觀準確的原則,對相關信息應仔細甄別、嚴格把關。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大眾的身體健康,人人關心,"燃點"很低。面對形形色色、或真或假的各種信息,媒體**不能隨意發布。因為其監督職能和傳播效應,使得虛假信息一旦以報道的形式在短時期內集中出現,*容易產生放大效應,群眾看了以后往往都會信以為真、焦慮擔憂,甚至會產生"還有什么敢吃"的想法。
??? 媒體報道食品安全問題,履行輿論監督職責,其目的是維護公共利益、促進社會進步,而不是為了吸引眼球、嘩眾取寵。應當看到,我國當前的食品安全的總體形勢在好轉。如果把個別問題當成普遍現象,或者動輒以"致癌""致死""致病"定論,不僅不準確、不客觀,也是*不負責任的。
??? 媒體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作用,既包括及時曝光問題食品的存在并促進有關部門積*努力予以解決,也包括準確認識問題,不渲染、不夸大、不誤傳,還要做好解疑釋惑工作。尤其要避免陷入企業不正當競爭引發的"謠言戰"和"口水戰",及時澄清不實傳言,消除不必要的疑慮,增強人們的信心,引導公眾科學認識當前的食品安全形勢。
??? 履行社會責任,重在顧全大局。對食品安全問題,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得到解決,而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近日又有不少地方政府表示將采取嚴厲措施整治不安全問題。相信通過全社會堅持不懈的努力,食品安全形勢會越來越好。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