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菜販無奈送袋
與大型超市同比用量減八成的情形相反,記者在集貿市場上卻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限塑令”在這兒形同虛設,商販不僅免費提供塑料袋,而且超薄塑料袋隨處可見。
在雙榆樹菜市場中,記者購買了兩個西紅柿,向攤販索要塑料袋,攤販毫不猶豫地扯下一個沒有任何標記的塑料袋遞到記者手中。
“讓人看見是要罰錢。”官園菜市場一名銷售蔬菜的攤販說,自“限塑令”一開始就有菜場管理人員盯著,如果哪名商販免費提供塑料袋,就要被罰200元。每次聽說有其他人被罰,他們就收幾天的塑料袋錢,之后便繼續偷著免費提供塑料袋。“大家都提供塑料袋,就你收錢,誰買你的菜呀?”對于大量免費提供塑料袋,商戶也有苦衷。蔬菜、肉類等生鮮食品,超市中有免費提供的手撕袋,但是在集貿市場卻要求收費。一名銷售鮮魚的商販告訴記者,為了留住客戶,他們只能冒著風險送消費者塑料袋。
◆ 游商低價售袋
“塑料袋不一樣,我們進貨價就差了很多倍。”在朝陽區通雙里農貿市場中,一個商販先瞄了一眼遠處的管理員,然后偷偷告訴記者,“要在菜市場管理員那兒批發正規塑料袋,90個就要18元;找賣超薄塑料袋的批發,4元就能買100個。”按照這種算法,買1個正規塑料袋的錢可以買5個超薄塑料袋。
記者在菜市場外看到,騎著自行車的游商正馱著黑色垃圾袋圍著菜市場外轉悠。這名自稱姓陳的游商告訴記者,去年“限塑令”剛推出時他歇了一個多月,后來看到沒什么人追查就又出來賣超薄袋了。各種規格的袋子**能賣出幾十捆。他稱,這些塑料袋都是從通州白廟附近批發來的,產地應該是河北。
記者近日走訪了新發地、岳各莊等批發市場,均沒發現明處放著非標準塑料袋。在通州八里橋市場和再往南的一條路上,記者卻見到了不少超薄和沒有印制廠家的塑料袋正在銷售。一家將塑料袋擺在明面兒的小販說,“這陣子生意好得很,要的量大還得提前訂。”(記者 耿諾)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