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
??? 在短短數年間,中國由大豆
??? 4月9日,在2009中國糧油市場展望會上,賀燕麗表示,中國將考慮出臺政策扶持國內植物油加工企業壯大,盡力降低食用植物油的對外依存度。
??? 油料企業生死局
??? 春光明媚,但大部分油料企業的老總卻沒有感受到多少暖意。一個冰冷的現實是,油料企業的命運并沒有掌握在自己手中。
??? 從去年冬天到現在,多數國產大豆加工企業停產,截止到3月底,黑龍江東部地區油廠開工量約為50%。黑龍江大豆協會人士透露,在停工高潮期,95%的大豆加工企業都出現了停產現象。
??? 這一切緣于國家收儲政策的大力托市,以及國際大豆價格的下跌。
??? “現在東北有很多加工國內大豆的小企業都沒開工,只有大的企業比如九三油脂之類開工了,這些企業的原料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因為去年國外大豆的價格便宜。”黑龍江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慶豐分公司管杰經理告訴記者。
??? 而記者也從三河匯福糧油集團精練植物油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文忠處了解到,三河公司同樣在等待加工有利潤的時候再重新開工。
??? “現在在開工的大都是壓榨進口大豆的加工企業。在過年的時候,壓榨進口大豆的加工企業利潤都非常高,利潤率達到20%~30%,基本上一噸能賺1000多元錢。”湖北奧星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的張宏站說。
??? 目前,情況似乎有了好轉。數據顯示,3月,中國主要港口的進口美國大豆成交價上漲10%,至3500元/噸以上,而同時,國家的大豆收儲價格為3700元/噸。中間價差的縮小,使得一些企業有了盈利的空間。
??? 但這并未讓國產大豆加工企業看到希望,“我們的厄運和好運,決定權在國家收儲政策以及國際大豆價格。”一位油料企業加工負責人說。
??? 據農業部部長孫政才年初透露,預計2008年油料產量2900多萬噸,增加300萬噸以上,其中大豆增產250萬噸。預計2008年國內食用植物油供給量達970多萬噸,增加80多萬噸,食用植物油自給率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扭轉了自2000年以來持續下滑的局面。
??? 但2008年剛剛有所反彈的中國植物油產量似乎又再次面臨著下滑風險。國家糧油信息中心4月份的預測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大豆播種面積為920萬公頃,產量為1500萬噸。但大豆產量較2008年的1550萬噸已經下調3.2%。
??? 保糧VS保油
??? 已經有多位官員提到食用油缺口過大的問題。
??? 在3月16日的“2009年中國糧食流通高層論壇”上,國家糧食局副局長曾麗瑛表示,我國大豆需求增幅較大,供應缺口在600億斤左右。另外,去年我國食用植物油產量約在190億斤,仍有約260億斤的缺口需進口來彌補。今后一個時期內我國對植物油的消費需求可能將繼續增長,初步預計今年國內植物油供給缺口將達260億斤。
??? 而一直以來,對于食用油安全是否應該跟糧食安全地位平等,業界多有爭論。
??? “中國的耕地有限,應該利用有限的耕地保護糧食安全。”在4月9日的糧油市場展望會上,一家外資糧油加工企業負責人說。
??? 這當即遭到臺下一位官員的反對,“大家都不加工大豆了,都讓你們搞?”
??? 實際上,上述負責人的話似乎不無道理。
??? 在當日的糧油市場展望會上,農業部種植業司潘文博處長表示,中國的耕地面積和水資源都面臨不可逆轉的減少趨勢。2007年中國耕地面積為18.26畝,比1997年減少1.23畝。形勢嚴峻的還有農業用水,2007年,農業用水缺口在300億立方米。
??? 不過,情況在向好的方向變化。2008年,我國糧食產量1.06萬億斤,創造了歷史新紀錄。更為重要的是,我國糧食供求關系自2000年以來在2008年首次出現了產需基本平衡,2007年糧食還是有缺口的。
??? 糧食供應的充足似乎為保油提供了充足的論據。
??? “相關部門正在考慮支持國內食用油加工企業的政策。中國將出臺政策扶持國內植物油加工企業壯大。”賀燕麗說,中國將繼續對油料作物加工領域的外商投資擴張實施適當限制,鼓勵國內加工企業發展,同時逐步建立多元化的食用油供應體系。
??? 不過,建立多元化的供應體系并不簡單。在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常見食用油中,后兩者的產量已經出現了下降趨勢。數據顯示,2006~2007年度中國大豆油進口量和消費量分別達240萬噸和863萬噸,均躍居世界**。彼時,中國豆油、棕櫚油、菜籽油三大食用油脂品種進口量全部位列世界**位,進口總量占全球進口總量的18%。
??? 補貼并不現實
??? 早在去年冬天,一些大豆加工企業曾建議,出臺大豆加工企業的補貼政策。不過,這并未得到國家層面的認可。
??? “不可能給大豆加工企業補貼,補貼了農民,再補貼加工企業,是不是還要補貼市民?”4月初,國家糧食局的一位人士跟記者分析。
??? “口號喊了這么久,不再指望了。如果國家真大力補貼油料加工企業,那么就容易將這些企業變成國企,加工企業太多,國家養不起。”張宏站經理說,即使真出臺補貼政策,力度也不可能太大。
??? 而目前國產大豆加工企業的出路,似乎依然渺茫。
??? 對于已有的加工補貼政策,管杰認為,除了國家進行補貼外,還希望能減少大豆進口。2008年,進口大豆擠占了黑龍江八成的市場,對國內大豆市場的沖擊很大。對此張宏站表示了不同的觀點:“限制大豆進口不太現實,要限制難度比較大。如果從現實的角度看,國家比較可行的政策是進一步放寬私有油料加工企業的貸款,然后在設備改造上進行資金扶持,這樣也許更有利于促進這個行業的發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拯救黑龍江大豆》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