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進入實質性落實的年份,同時也是2008年奧運年的前夜。從國家政策導向和增長動力看,國民經濟仍將保持10%左右的較快增長,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物價漲幅也將有所擴大,預計居民消費
2007年
2006年我國糧食價格基本保持平穩走勢,但是,10月份以后,北京、廣東、山東等地相繼出現了部分糧食和食用油價格上漲,11月份在全國糧、油價格普遍上漲的推動下,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9%,為全年*高水平。11月份食品價格上漲3.7%,拉動CPI上漲1.22個百分點,其中糧食價格上漲4.7%。食用油價格上漲主要是受國際期貨市場轉基因大豆價格上漲的影響。而面粉等糧食價格上漲,一是由于去年全球小麥主產國由于嚴重干旱等原因,大幅減產約5%~7%,小麥限制出口,國際市場小麥價格走高勢必導致國內小麥價格上漲;二是受國內保護農民利益政策的影響,去年小麥的收購價高于市場預期,客觀上抬高了小麥的市場行情,許多農民開始惜售,導致稻谷收購緊張,致使面粉加工企業貨源不足,推動了小麥價格的上漲。而玉米價格上漲,主要是由于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玉米的提取物被用作為燃料替代品具有廣闊的前景,從而導致玉米價格一路走高。
世界銀行對2007年世界糧食價格的預測普遍看漲。初步預測,2007年糧食價格將上漲6%左右,漲幅高于2006年,糧、油等食品價格上漲將成為推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
工業品出廠價格和生產資料價格穩中略升
2006年由于國家宏觀調控措施效果的逐步顯現,經濟增長穩中有落,隨著國內投資增速和工業增速減緩,以及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跌落、鋼鐵價格走低,我國工業品出廠價格和能源、原材料購進價格呈現穩中趨落的基本態勢,1~10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2.9%,能源、原材料購進價格上漲6.2%。
從主要生產資料價格走勢看,看漲的居多。一是國際市場原油、鋼鐵價格變動具有較強的周期性,經過2006年一段時間的下降后,由于供需關系發生變化,必然出現新一輪的上漲,因而2007年國際市場石油、鋼鐵價格存在上漲的趨勢。從國內來看,我國的資源性產品價格將在2007年面臨一場全面調整。首當其沖要改革石油與天然氣的價格,逐步將國產天然氣價格提高到與國際價格接軌的水平,實現天然氣價格與國際市場可替代能源價格接軌,也將拉動國內石油、天然氣價格的上漲。
二是從2007年開始我國取消國家計劃的煤炭訂貨會,成交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此項改革措施必然使煤炭價格一再被壓低的局面得以改變,煤炭價格由市場決定將促使煤炭價格回歸到正常水平,出現一定的提高空間。此外,煤炭價格改革新方案的主要思路是完善煤炭成本的構成,在成本中加入礦權取得成本、資源開采成本、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成本、安全生產成本以及資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同時,設立礦山環境保證金和煤礦轉產發展資金,征收辦法是按煤炭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預留,專項用于礦山環境治理和資源枯竭后礦山轉產,因而煤炭價格有雙重的上漲趨勢。
三是電力價格改革。建立銷售電價與上網電價聯動機制的內容被明確提及。價格主管部門還將加快輸配電價的改革步伐,進一步完善“差別電價”的政策。對于風力、地熱、潮汐、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將按照“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則定價,這樣確定的定價原則顯然要高出當地的標桿電價。
四是由于資源的稀缺性,國際市場有色金屬價格持續上漲的格局不會改變。2007年有色金屬價格將繼續上漲,國內有色金屬及其壓延工業仍將成為工業利潤增長*多的行業。
初步預計,2007年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3.2%,能源、原材料購進價格上漲6.7%,漲幅分別比2006年提高0.3和0.4個百分點。
服務價格仍將是推動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
近年來,國內服務價格漲幅一直高于工業消費品價格的漲幅,成為推動價格總水平上漲的重要因素。2007年,國家將繼續加快資源類產品價格的調整力度,各省市也將進一步推出調整公共服務價格的提價方案,水、燃氣、燃油、金融保險服務以及各類稅收(如物業費、取暖費、車船使用稅等服務類價格的上漲空間較大。
資源性產品價格的改革將從多方面涉及到服務價格的改革。燃油改革,重點是要繼續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擇機開征燃油稅。另外,國家已決定從2007年開始將車船使用稅的上限調高1倍。關于燃氣改革,目前國家計劃將每年燃氣價格逐步上浮5%~8%,直到大致與國際價格水平接軌為止。水價改革的重點則是提高污水處理費。所有的企業、單位和居民,凡是排放污水的,需繳納污水處理費;凡是產生垃圾的,要繳納垃圾處理費;排放污染的要繳納排污費。排污費、垃圾處理費、供暖費等方面的價格改革,勢必使居民的個人服務支出明顯增加。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務消費在總消費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而服務消費在CPI中所占比重也接近30%,因而服務價格的提高,對居民消費價格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將出現較快上漲
2006年年末許多省市糧油價格大幅提高,糧食和農副產品供不應求的狀況浮出水面,這無疑為農業生產傳遞了一個增收盈利的信號,糧油價格上漲將吸引和提高2007年種植業農民的生產積*性和投資熱情。但是,由于糧價上漲,2006年年末農資價格漲幅明顯提高,10月和11月分別上漲1.8%和2.6%,為前11個月的*高水平,1~11月累計上漲1.4%,高于居民消費價格。2007年隨著糧食形勢的好轉,會有更多的農民投入到種植業生產中,這樣必然使全國化肥、農藥、柴油等農業生產資料需求較為旺盛,在一些地區出現不同程度農資短缺等問題,因而農資價格階段性出現較快上漲不可避免。
但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明確,今年將抓住經濟發展較快和財政增收較多的時機,繼續鞏固、完善、加強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切實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實實在在為農民辦一些實事。因而在國家保護農民收益政策的調控下,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幅度將受到一定控制,不會出現持續、大幅上漲局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