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商家:“天然”鋪天蓋地
昨日下午,記者走訪了中山路和香港中路的一些超市發現,“純天然”產品充斥著貨架:大米、食油、麥片、蜂蜜……幾乎每類食品中都能找到標注著“純天然”或者“純正、天然”等字樣的品牌。
記者請一名賣麥片的售貨員推薦一款產品,該售貨員馬上指著一款包裝上醒目地印有“100%純天然”字樣的麥片告訴記者:“這個不錯,純天然的,沒有污染。”
市民:盲目追捧“天然”
“純天然應該和綠色、有機食品是一個意思”、“這些標準都是經過國家驗證的,純天然應該是健康食品”。隨后記者又詢問了五名在超市內購買商品的市民,其中四名認為純天然食品就代表對人體無害的健康食品,其中家住威海路的李先生認為,純天然食品比有機食品還好,并且喜歡優先購買“純天然”產品。
廠家:產地內蒙所以天然
按照包裝上留下的聯系方式,記者撥打了一款印有“100%純天然”燕麥片生產廠家的電話,“我們這是內蒙的產品,沒有受過污染,也不施加任何肥料,當然是純天然的。”一名姓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關部門已經要求他們停止使用“100%純天然”字樣,他們即將更換產品包裝。
農業專家:天然不一定好
“有很多食品,比如紅富士蘋果和一些蔬菜,不打農藥根本不行,蘋果受病后會又酸又澀。”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認為“純天然食品”這一概念欠缺科學性。因為“純天然”并不完全代表潔凈、衛生,許多天然植物本身就具有一定毒性,更不代表健康。同時,天然物質也不都是“純”的,即便是野生植物,在生長過程中也難免受到污染。
質監:沒有“純天然”標準
“純天然食品是指自然生長的食品,而真正的綠色食品,是經過專門機構批準、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食品。”市質監部門的工作人員說無論自然生長還是人工培育,“綠色食品”中有害化學成分的含量都必須嚴格控制在一定標準之內。
據了解。我國食品標準有A級綠色食品、AA級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級別,其中有機食品的標準*高。
相關法規
亂用“純天然”*高罰3萬元
國家質檢總局頒布實施的《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未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產品,不得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及標簽上標注“有機產品”、“有機轉換產品”和“無污染”、“純天然”等其他誤導公眾的文字表述。違規者將責令改正,并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