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注定是它們在中國的“流年”。今年以來,百勝、寶潔等跨國公司紛紛在華遭遇產品質量危機。
這一次,輪到了 雀巢。
昨日,北京市工商局公布了*新的抽檢結果,其中“雀巢**成長1+”奶粉又一次因為“碘超標”的問題被列為不合格產品,雀巢“超碘奶粉”事件進一步升級。
此前,5月25日浙江省工商部門在一次抽查結束后,宣布“雀巢**成長3+”奶粉碘含量超標。雀巢很快承認了產品超標的檢測結果,但開始階段既沒有對消費者道歉,也沒有提出退貨,并搬出國際標準來解釋,“這種態度激怒了消費者”。盡管后來迫于壓力,雀巢連續公開道歉,但他們同時仍強調產品是“安全的”。
????栽在自己的門檻下
雀巢碘含量超標,違反的是GB10767-1997《嬰兒配方粉及嬰幼兒補充谷粉通用技術條件》(下稱“10767標準”),“這個標準是雀巢產品明示參照的標準,也是雀巢參與制定的標準。”浙江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站長許榮年對《**財經日報》記者說。許榮年是雀巢產品檢測參與者之一。
翻閱10767標準全文,前言部分參加起草單位介紹中,雀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赫然在目。
參加起草單位,就是制標單位。在國外,制標單位的產品偏離標準,在追究其產品問題責任外,還要追溯其應負的制標責任。中國農科院副研究員張德權博士說:“因為標準應該更符合制標企業的利益,制標企業更應該按照標準生產。”
10767標準制定之初,國際上相關標準也是沒有規定碘含量的上限,但是起草單位包含雀巢,都沒有對于碘含量提出異議。這一點,在劉冬生和王心祥的回憶里是一致的,他們是10767標準三位主要起草人中的兩位。
“在標準制定過程中,起草單位沒有異議,就是對標準的認可,也是對標準的莊重承諾。”劉冬生說。
從具體內容來判斷,被檢查出問題的“雀巢**成長3+”,是可以不對應10767標準的。“但是,雀巢把10767標準明示在產品包裝上,它就應該遵守10767標準。”許榮年說。
“碘含量不是安全性事件。”張德權說,“雀巢是利用安全,來轉移大眾對超標違規性的注意力。而且,雀巢通過專家意見來證明安全性,是很不權威的做法。”
????并非雀巢一家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碘超標似乎并不只存在于雀巢奶粉。國內多家乳品企業的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表示自己的產品沒問題,但他們同時表示了原料奶碘含量波動比較大,難控制。
在此事件中,權威的政府部門也少有強硬的聲音。
“有關部門短期內很難表態。”一位多次參與食品安全檢測的專家認為,“一旦政府進行全面清檢,包括國產奶粉在內的大多數品牌都將卷入含量超標問題。”據她透露,僅僅就“碘含量”一項指標,涉及超標的乳制品企業就有多家。
一位從事乳業配套工作的人士表示,國外都是大規模養牛,飼料配方很統一,企業只需抽檢幾頭牛就可以了,碘含量比較容易控制,而在中國,大都是個體的奶農,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節吃的東西不一樣,牛奶含碘量也就不同。
據廣東省奶協副會長王丁棉介紹,在我國奶牛飼養過程中,有三大因素將影響到原料奶的碘含量:1.用含有碘的消毒液對奶牛和牛奶容器進行消毒;2.用本身含有碘的“鹽磚”來飼養奶牛;3.飼養人員在消毒過程中直接加入碘以抑制原料奶中的細菌繁殖。
而對于每批次都檢查碘含量,內蒙古自治區乳業協會會長鄂光宇認為沒有必要,他說,日常檢測應該是檢測主要的東西,而對于碘這樣的微量元素,不是每批都要檢測的,抽檢就可以。
碘的檢測成本之高也是造成許多企業不是每批都檢測的原因。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崑岡說:“國內只有大規模的企業才檢測,一般是到檢測單位去檢測,因為檢測設備至少要人民幣上百萬元。”
一車(罐)奶的碘含量檢測成本是4000~6000元/次,而且檢測結果得等4至6小時,王丁棉在接受另一家媒體采訪的時候也表示:4到6個小時的時間里,*能保持鮮奶成分的巴氏殺菌奶也能制成了。
????后果并非那么嚴重
在大多數媒體的報道中,均強調“過量食用碘會發生甲狀腺腫大……相對而言,兒童比成人更容易因碘過量導致甲狀腺腫大”。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記者在大量的采訪過程中,許多專家都表達了理性的聲音:超標的后果沒那么嚴重,雀巢產品微量的碘超標理論上是安全的。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物安全所研究員陳君石認為,這樣程度的碘超標,一般不會對食用者健康造成明顯的傷害。
上海仁濟醫院營養科劉主任表示:“雀巢奶粉中少量的(碘)超標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是不排除長期服用造成碘過量。”
許榮年證實了這一說法,抽檢批次的雀巢產品碘含量確實超標,但離人體*高耐受性還有一段距離。
內蒙古自治區乳業協會會長鄂光宇甚至提到了華素片,一種專治慢性咽喉炎的藥,可長期使用的常用藥,他說:“華素片本身就是碘,每日吃3~5次,每次一片1.5毫克,比雀巢(奶粉)多多了。”
????標準之憂
在國人都在關注碘超標事件的時候,另一些對人體有更大危害的“超標”卻被人忽視。
10767標準分為營養標準和衛生安全標準兩類,碘含量是屬于營養標準,而安全標準的不合適將是對人體更大的傷害。
張烈兵是北京巴斯德乳品研究中心的主任,他所在的單位是國內一家專門從事乳制品研發和咨詢的公司。
張烈兵認為,10767標準存在著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與國際標準有很大差距,“甚至在有些方面,比上世紀80年代的標準都有所倒退。”
張烈兵舉例說,在標準中“灰分”的規定就很不合理,人奶中的灰分在0.2%以內,國際上規定灰分不大于3%,而中國標準的規定是5%。“這是不負責任的規定,將會帶來嚴重的后果,灰分過高,將會加重腎臟的負擔。”
現行標準存在巨大的爭議,包括亞硝酸鹽這種對人體有害的東西,其含量標準也是有疑義的。
???? 食品安全法有望出爐
對于標準存在問題,大多數專家并不避諱。“國內的標準已經出現了很多滯后方面。”王丁棉認為,“現存標準中過高或者過低的指標都不利于食品安全的保證,在下一步修改中必須以安全為導向。”
我國目前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存在著三大強制性國家標準。國家乳品質量監督中心原主任王心祥曾指出,這三大標準部分內容重疊,部分內容前后不一致。
目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涉及到5個國家法律法規——《產品質量法》、《食品衛生法》、《動物防疫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6個部門規章——《轉基因食品衛生管理辦法》、《食品廣告管理辦法》、《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等,再加上國家和行業主要標準,涉及到的法規、標準數量多達30多個。
雖然標準繁多,然而,有些領域卻是空白,比如此次“雀巢**成長3+”奶粉,實際上是給3歲以上幼童準備的,但3歲以上根本沒有相應的標準,所以廠家主動套用了嬰兒奶粉標準。
在一些潛伏著對人體安全造成威脅的環節,也沒有標準來限定門檻,如原料奶抗生素殘留問題;藥物過量,以及重金屬過量等。
標準引發的問題還來自于執行部門。國內一家乳品企業負責人向記者抱怨:光是乳品安全檢測,就與多達10個部門有直接或間接管理關系。
“責權不明,出現問題時互相推諉,這很難保障食品安全監督環節的作用。”來自某質量監督檢驗局的內部人士直言。
目前有消息稱,衛生部正在聯合有關部門重新修訂現行的嬰幼兒食品國家標準。全國食品標準化委員會負責人林女士確認了此事:“修改的計劃已經制定,下半年將由衛生部、輕工部聯合進行修改工作。”至于具體的修改細節,她表示“不會像之前媒體所說的取消三大標準,但是一定會有大幅度的修改,安全是今后的導向。”
而由于目前的《食品衛生法》“衛生的概念外延太大,很難落到實處”。參與《食品衛生法》前期討論的公元律師事務所劉寧透露,“目前,《食品安全法》已經在制訂之中。”
業內大多數人士希望能將《食品衛生法》廢除,而制訂較為嚴格的《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安全監管范圍、檢測機構、檢測標準等作出明確規定;對食品安全監督部門的權責分工,以及實踐中的危機處理、責任追究等作出明確規定。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