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行業概況: 2004年,在國家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大環境下,我國機械工業仍然保持了歷史上少有的增長速度,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32711億元,同比增長27.41%;完成產品銷售收入31902.3億元,同比增長27.1%。工業總產值和產品銷售收入同步超過3萬億元,創歷史紀錄。
2004年中國食品和 包裝機械工業在全行業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驕人的業績,產品銷售收入達到558.164億元人民幣,較2003年的460億元增長了21.34%,是近10年來增長*高的一年,而從業人員僅增長2.27%;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35.128%,達到73211元/人,產品銷售率為98.23%,較上一年好。但產品銷售收入利潤率為6.52%,低于上一年的6.62%,成本費用利潤率為6.91%,較2003年的7.00%有所下降。流動資金周轉次數為1.23次,雖然較上一年的1.18次有所上升,但在機械行業中仍排名*后,這也是影響企業效益的原因之一。
通過以上三項指標說明行業經濟效益不容樂觀。分析原因一是行業低價競爭激烈;二是競相壓款不能收回;三是原材料漲價而設備未提價,僅僅依靠技術進步未能抵消材料價格上漲。 2004年我國規模以上 食品工業企業達20694家,完成工業總產值16163億元,近幾年增長*高,并完成銷售收入14500億元,同比增長27.94%。共完成利稅2757億元,同比增長22.36%,實現利潤915億元,同比增長31.85%。
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的服務對象主要是食品工業企業,面向這些企業的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70%以上。國家在政策上給予食品工業大力扶持,黨中央國務院從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把發展食品工業,大力開展農副產品深加工與解決“三農”問題密切結合起來,2004年,一大批農產品加工產品特別是屠宰及肉類加工產品、水產品加工產品、食用植物油、主食方便食品、蔬菜水果加工產品、乳及乳制品等產量均有大幅提高。食品工業的高速增長直接帶動了食品和包裝機械的增長。2004年食品工業固定資產完成投資1213億元,同比增長27.77%。
其中企業自籌投入的資金鉆74.46%,這是拉動食品和包裝機械整體水平還偏低,食品裝備制造業任重而道遠。 進出口方面,2004年食品和包裝機械(不包括家用器具進出口總量額為257877.63萬美元,較2003年的28.22億美元下降了9.42%,其中進口222140.15萬美元,較2003年的24.60億美元下降10.74%,出口35737.38萬美元,較2003年的3.61億美元增長1.12%,增幅不大。進口設備中,食品機械27275.87萬美元,占總進口量的12.27%,只有2003年7.2億美元的37.9%。
包裝機械進口194864.38萬美元,較2003年的17.4億美元增長11.99%。出口設備中,食品機械7871.77萬美元,較2003年的1.63億美元下降48.28%;包裝機械27845.61萬美元,較2003年的1.99億美元增長39.92%??傮w形勢還是很樂觀的,但也存在不少問題,突出表現在質量上。 2005年行業發展趨勢 根據行業“十一五”規劃的預測,2005年國內市場需求總額將達到850億元,國內企業總銷售額應為620億元,在2004年558億元的基礎上只需增長11%便可達到。近10年*低增長率是12.96%,所以國內銷售總額可望突皮620億元。而從2004年看,進口額增長不大,所以國產設備2005年的市場占有率會上升。預測到2010年國內行業總銷售額可以達到1300億元,市場需求可以達到2000億元,考慮到國際上新工藝、新技術不斷涌現,按照2004年行業新產品產值率僅為9.84%的實際情況,到2010年我國將進口超過700億元的食品和包裝機械。
有些企業抱怨市場不好,需求不旺,而我們有很大的一塊市場是被進口設備占領了。*近半年,西班牙、意大利、英國等同行企業紛紛前來咨詢進入中國市場的可能性??磥?,他們對中國市場比我們自己敏感。其實他們有好多設備我們自己也在生產,但他們認為他們設備的質量更好、更可靠,他們有信心分得一些份額。嚴峻的國際競爭及巨大的國內需求都要求我們必須開發新工藝、新技術,引進和使用新設備向市場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優質服務,否則我們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市場被別人搶走。
“十一五”期間,農副產品加工設備將是行業發展的重點,因國務院已確定農業、農村、農民(即“三農”作為今后較長時間的工作重點,而解決農民致富的一條重要途徑是農副產品資源的綜合利用、加工,就地增值,這就為食品和包裝機械提供了新的市場和發展機遇,市場需求旺盛的食品和包裝設備是:
(1淀粉加工機械,包括麥、米、豆、谷類干法及濕法加工的玉米、薯類淀粉及其綜合利用設備,“十一五”期間市場需求量將超過500億元。
(2水果、蔬菜加工及綜合利用設備,如果將加量提高10%,即年加工達到5500萬噸,大約需增加年加工能力為20萬噸的生產線250條,市場對設備的需求量將達到150億元。
(3肉類加工設備,如果肉類加工比例達到20%,即凈增加工量600萬噸,需增加生產線約400條,市場增加需求達80億元。
(4啤酒行業已趨穩定,每年增長在5%左右,5年凈增量為750萬噸左右,其啤酒生產及灌裝、包裝設備需求將超過400億元。
(5“十五”期間飲料消費的增長較高,達到20%-30%/年,“十一五”期間可能會前強后弱,但平均增幅仍會超過10%,即“十一五”期間會凈增1000萬噸以上,其水處理、灌裝及包裝設備約需100億元。
(6水產品加工設備,“十一五”期間水產品將向深加工及綜合利用方向發展,如按增加10%的深加工量為470萬噸,約需增加設備投資200億元。
(7乳品機械目前大部分為進口,尤其是乳品包裝機械95%以上為進口,共進口了近1000條生產線,包裝材料市場也幾乎是清一色靠國外供應。 “十一五”期間國產設備將逐步進入市場,加工包裝及包裝材料機械可占領國內增量的30%-40%,可增加年銷售額約60億元。
(8豆類加工機械,重在提高綜合利用能力,提取各種微量元素及各種蛋白質,每年設備的凈增需求將超過30億元。
(9其它包裝機械,如制瓶、制袋、捆扎、打包、紙容器、塑料容器、玻璃容器、金屬容器、水泥、化肥、農藥、人畜用藥等包裝機械,隨著生產的發展,包裝機械年增長率應在15%-17%,平均年凈增量應超過50億元。
2006年預測 預測到2006年,新的殺菌技術、保鮮技術、活性包裝技術、抗菌包裝材料等將隨著設備被引進中國,這些技術在中國還未開發研制,屆時一部分企業會借鑒這些技術發展自己的新產品?!笆晃濉逼陂g,預計這些高端產品的國產設備占有率大約只有1/3,由于科研投入不足,開發資金太少,這種新技術、新產品的差異將會維持至少10年。 出口部分有可能較快上升。因為目前國內一些較新的技術對東南亞市場、俄羅斯市場、中東及非洲市場都是未來幾年的適用技術及設備,出口前景看好。近幾年出口增幅都達到20%以上。預計到2010年,食品和包裝機械的出口額將達到12億美元,一大批高水平的食品包裝機械將亮相國際市場。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