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學生食物中毒事件比2003年下降17.5%,學生中毒人數下降25.52%
本報北京3月29日訊(記者 李小偉 唐景莉)今天,教育部通報了我國學生 食品安全情況:2004年我國共發生學校食物中毒事件108起,中毒人數4921人,死亡6人。
與2003年相比,學校食物中毒事件總數下降17.5%,中毒人數下降25.52%。
據教育部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學校食品衛生狀況之所以有明顯好轉,學校食物中毒事故上升趨勢得到遏制,主要得益于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工作的規章和文件,依法管理學校食品衛生工作。二是加強了對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部署和安排,確保學校飲食衛生安全工作擺在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三是加大了對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檢查督導的力度和頻度。四是通過多種途徑加大對農村學校食堂和飲水設施改造的投入力度。
幾年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加大了食品衛生安全的管理力度,逐步建立健全了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責任制。如江蘇、湖南等省專門制定了有關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責任追究辦法,加大了對食物中毒等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責任追究力度;上海市在區(縣)政府的支持下,積*籌措資金,分批、有序地改建學校食堂,總達標率為95.6%;四川省自貢市從2004年起,計劃用兩年時間籌集兩千萬元資金,完成農村中小學學生飲用水設施改造工作等。
教育部有關方面負責人指出,雖然近年來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總體有所好轉,但由于各地工作開展不平衡,致使學校食品衛生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如不少學校食堂衛生設施設備簡陋,管理機制不落實,一些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在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報告不及時,影響了學校食物中毒事件的有效預防與控制。
今后,教育部將采取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證學校食品安全。如明確衛生部門、教育部門和學校的責任,提高責任意識,落實各項監管責任;研究制訂食堂從業人員培訓要求,建立食堂從業人員上崗培訓制度;堅持每年一次的以學校食品衛生為重點的學校衛生工作檢查制度;建立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人制度,進一步完善食物中毒和傳染病流行等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及應急處理機制;繼續推動各地將農村中小學食堂、飲水設施改善納入第二期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