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記者 高巍可能致癌的工業用染色劑“蘇丹紅一號”在肯德基食品中接二連三地出現,并且“毫無預兆”地通過其他同類食品溜進市民腹中。 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成為廣大市民關注的焦點。
放眼國內,幾乎所有的食品安全事件,有關部門都是在問題出現之后才采取措施的。有關人士認為,“蘇丹紅事件”表明,對于剛剛解決了食品數量問題的中國而言,食品安全標準和管理還滯后于世界水平。
信息缺失阻礙食品安全預警
據了解,對“蘇丹紅”的檢查,早在3月上旬就已經由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布置給相關部門。該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于波告訴記者,檢查的階段性結果將會在今后幾天內逐步統計,在此之前沒有確切的消息能夠提供給媒體。
但實際上“蘇丹紅”卻在這段時間不斷在食品中出現,信息不對稱已經嚴重影響著市民的食品安全。
盡管“在今年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監測系統”已經成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年初確定的工作內容之一,但據介紹,由于省食品安全委員會所做的任何預警都必須建立在各個相關執法部門及時報送信息的基礎上,因此相關信息的缺失造成預警機制難以建立。
多部門聯動監管仍有困難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稱,預警機制面臨的困境只是整個食品安全監管鏈條所存在多頭管理現象的一個外在表現。盡管去年10月國務院對監管格局進行調整,農業、質檢、工商、衛生等部門各司其職,我省也以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的方式明確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對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督、協調和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但在實際操作中仍然面臨著多部門聯動監管的困難。
“在美國,食品安全只有三個部門負責,在加拿大和部分歐洲國家只有一個部門,而我們卻由十幾個部門組成。”這位官員表示,因為只是過渡性的組織,還有很多不完善之處,例如對食鹽的管理就沒有被包括在內,同時對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糧、肉、菜、奶等重點品種和發生問題較多的種養植、加工、流通等環節,各相關部門都在進行長期的專項整治,但協同檢查和抽查密度還很不夠。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