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臨近, 保健品的銷售旺季也隨之到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越來越多的老齡人開始青睞各種各樣的保健品。然而,市場上眼花繚亂的保健品和種種誘惑十足的廣告宣傳,卻把廣大消費者特別是老年人推入了"霧里看花"的境地。
近日,記者就如何識別保健品的虛假廣告和促銷手段及人們應如何給自己健康等問題,采訪了衛生、工商等有關方面的專家和管理人士,以幫助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同時,告訴人們莫迷信保健品,*好的醫生是自己,健康的身體來自自身的生活習慣和對生活的態度。
警惕保健品推銷五陷阱
"免費試用"往往是一大促銷陷阱,并且這類廣告常常深入各街區小巷。
"保健"已經成為城市老年人*關注的話題,很多商家也瞄準了老年保健這塊利潤豐厚的市場。*近,南昌市不少不明真相的老年人陷入了街頭巷尾出現的"保健品"推銷陷阱。
南昌市年近八旬的熊老太太近日向媒體反映,她和幾位老人上了一次當。老人們一起散步時看見路邊有幾個穿白大褂的年輕人,擺著桌子,打著"免費檢測身體"的橫幅。于是上前讓他們"把把脈"。幾個年輕人用醫療器械幫熊老太太檢查了一番后說她血脂偏高,血管堵塞。見熊老太太被嚇著了,年輕人就開始推薦一種名為"某某膠囊"的保健品,每盒186元。熊老太太當即花1000多元買了一個療程,服用后卻出現上吐下瀉、舌頭發黑、身體脫水等癥狀。
南昌還有不少老年人有類似的遭遇。記者采訪南昌市工商局"12315"投訴指揮中心獲悉,近來指揮中心接到了多起類似的投訴。有關部門負責人提醒老年人警惕時下保健品推銷市場可能布下的五個陷阱:
陷阱之一:打著"義診"旗號推銷產品。有一些保健品廠商組織到社區、公園等處開展"免費檢測"等活動,用虛高的檢測結果嚇唬消費者,進而推銷產品。改善記憶的表述是符合衛生部批準的保健功能表述要求,但改善記憶不能表述為"提高"記憶這類**性語言。
陷阱之二:套老人電話搞推銷。一些搞"義診"的人,以方便"提供上門免費服務"等為由,獲取獨居老人的聯系電話,以達到今后推銷保健品的目的。
陷阱之三:借贈藥之名行推銷之實。一些保健品公司不斷通過贈藥等手段,誘惑老年人掏錢購買保健品,所贈"藥品"難辨好壞,用藥安全難以保障。
陷阱之四:"免費抽獎"誘老人消費。一些保健品公司經常邀請老年人參加免費出游、免費抽獎等活動,活動過程中誘導老年人購買保健品。
陷阱之五:標榜"高科技"上門兜售。商販利用平時只有老年人在家的情況,上門推銷商品,將普通的商品說成是高科技、物超所值的產品,吸引老年消費者。
保健食品 虛假宣傳的三伎倆
雖然許多消費者已對保健品的虛假宣傳有一定的警惕心理,但市場上出現的一些虛假宣傳新伎倆又讓不少市民"霧里看花"。
擁有十多年執法經驗的江西省衛生監督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了目前我國保健品虛假宣傳暴露出的三種新手段:
許多藥店都有保健品專柜,保健品消費已成一種生活時尚。
一是直接自稱有治療作用,企圖與藥品相混淆。
衛生部*新批準的功能性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目錄有27種,即:增強免疫力功能,抗氧化功能,輔助改善記憶功能,輔助降血糖功能,改善睡眠功能,改善營養性貧血功能,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祛痤瘡功能、祛黃褐斑功能、改善皮膚水分功能、改善皮膚油分功能,緩解視疲勞功能,促進泌乳功能,清咽功能,增加骨密度功能,緩解體力疲勞功能,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功能,減肥功能、輔助降血脂功能,改善生長發育功能,調節腸道菌群功能、促進消化功能、通便功能、對胃黏膜有輔助保護功能,促進排鉛功能、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輔助降血壓功能,補充營養素。
凡是超過上述保健功能范圍的宣傳或其它表述都是違規的。實際上,國家規定保健食品外包裝或產品說明書上不能出現"抗癌"、"降低血糖"等**性醫療表述。
二是夸大保健食品的功能。由于保健食品申報一個保健功能所需耗費的實驗檢測費用較高,生產企業在向衛生部或國家藥監局申請批號時存在只申報并獲批一個保健功能,而在銷售時卻宣傳其有多種保健功能的現象。另外,為了迎得更廣闊的消費群體,有些保健品還擅自更改或提升、夸大被批準的保健功能。比如某種保健品在包裝上將國家批準的緩解"體力"疲勞功能寫成緩解"腦力"疲勞。
三是在保健品外包裝上暗示療效。這種手段一般比較隱蔽。比如某種保健品標著著含有人參、蟲草等藥材,它并不指明保健品本身有何功效,而是著重介紹人參、蟲草作為中藥的功效,從而暗示消費者此種保健品也具有此類功效。
購買保健食品要六注意
面對市場上眼花繚亂的保健品,許多人很想獲得如何購買到讓人放心的保健品知識。
江西省衛生監督所有關負責人李建平從事保健品市場監督工作近十年,他從保健品的包裝標識上給消費者總結了購買前識別保健品的"六步法":
淡藍色牛頭標志"。凡獲得《保健食品批準證書》的食品準許使用衛生部規定的保健食品標志。
一看包裝上是否有批準文號即"衛食健字(第XX號"或"國食健字(第XX號",如果沒有,說明該產品是沒有經過衛生部或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的,質量很不可靠。凡聲稱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須經衛生部(后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審查確認、審批,對審查合格的保健食品發給《保健食品批準證書》。
二看包裝上是否有國家保健食品標志--業內俗稱"淡藍色牛頭標志"。凡獲得《保健食品批準證書》的食品準許使用衛生部規定的保健食品標志。
三看包裝上是否標注了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號。在生產保健食品前,食品生產企業必須經所在地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查,獲得同意后衛生行政部門會在申請者的衛生許可證上加注"某某保健食品"的許可項目,企業方可進行生產。如江西省保健食品則為贛食健許字(XX號。
四看產品說明書上是否有保健功能夸大宣傳行為。一些保健食品雖經國家批準,但其宣傳內容和表述超越了國家批準的范圍,所以,須查看國家發給該產品的檢驗報告單,將報告單與說明書兩相對照,防止受迷惑,買到與自己需求對不上號的保健品。
五看其各類標識的格式,按國家要求,保健品的包裝標識都有一套嚴格的格式,除包括上文內容外,還有主要原料、功效成份及含量、適用人群、不適用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規格、保質期、注意事項等。
六看保質期,莫購買過期產品。如果購買了不合格的產品,消費者應保留購買憑證以利于維護自身權益。
莫迷信保健品 好身體需要好習慣
不少中老年朋友被保健品的各類營銷陷阱"俘獲"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病急亂投醫,迷信保健品的作用。衛生專家認為,健康的獲得不能靠藥物,也不能靠補品,*好的醫生是自己,好身體要有好的生活習慣。
兩位衛生專家正在接受記者采訪。
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南昌市衛生監督所副所長劉波認為,消費者尤其是中老年朋友,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識,**不要迷信保健食品,有病切莫亂投醫,保健品畢竟是食品,不是藥品,絕不能把其當作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江西省衛生監督所衛生專家萬勇認為,一個人要恢復健康往往可以從改變其不良生活習慣做起。比如,不能憑愛好吃,而應依身體需要健康地攝取營養。古人言"藥食同源",用合理的膳食來彌補身體所需,多食膳食纖維的植物性食物(如綠色蔬菜),多吃粗糧和水果,再如在生活習慣上,要養成及時排便的習慣。
專家認為,體育運動是人們獲得健康長壽的*積*、*有效的手段。當前,許多人缺乏運動的習慣,"身體沒病"、"沒空閑時間"、"沒體育環境"是他們不參加體育鍛煉的理由。實際上,運動的機會無處不在,步行就是*好的運動。
同時,好身體還源自好心情。身心是合一的,近代心理學家和醫學界發現,心理、情緒能影響人的生理變化。我國醫學認為,人的情緒變化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是造成內傷疾病的根源之一。如果七情中的任何一種情態過激或長期持久,就會使人氣機紊亂,導致疾病的產生。對中老年人來說,心理健康因素對軀體的影響更大,甚至超過了生理因素。醫生在就診的病人中發現,一些機能性疾病是由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如神經官能癥、偏頭痛、消化不良等可以稱之為心理性疾病。
因此,專家認為,健康不靠高科技、不靠藥物,*好的醫生是自己,*好的心情是平靜,*好的運動是步行。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