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2 來源:互聯網
由于產品一致性是個相對概念,需通過比較和判斷才能得出是否一致的結論,故要談產品一致性,就需要找到相互比較的雙方;對此,定義中給出了“生產的
?
在CCC認證中,“型式試驗樣品”的體現形式為產品描述,可以是包含在型式試驗報告中的產品描述頁,也可以是描述認證產品的獨立或組合的文件,還可以是封存于工廠的型式試驗合格樣品(如小家電的標樣)。作為認證產品文件化的結果,產品描述不僅是工廠確保產品一致性的基準,也是認證機構證實產品一致性的參照物;更重要的是在出現質量事故時,產品描述還是界定認證機構所應承擔連帶責任,的重要依據。因此,誰對產品描述的完整性、準確性(簡稱正確性)負責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
要
?
存在于產品描述中的風險有:描述不完整、描述不準確。認證機構能通過下列手段,控制并使該風險降至*低。
?
1.認證批準前
?
通過責任聲明明確工廠提供完整、準確產品描述原始信息的責任;通過檢測手段,驗證、生成產品描述的主要內容;通過檢查手段,抽樣核實產品描述內容的一致性;通過檢測、檢查及合格評定,分析、評價存在于產品描述中的風險,形成獲證后監督方案的信息輸入。
?
2.認證批準后
?
通過企業分類管理,增加對于分類結果較低的工廠監督(跟蹤檢查、監督抽樣檢驗)力度,一方面通過不符合項、變更等方式,消除部分存在于產品描述中的錯誤;另一方面提高工廠對于產品描述重要作用的認知,以降低來自工廠的產品描述原發錯誤概率。通過檢查員培訓、檢查員分類使用和對證后監督的管理,在提高檢查員整體能力的同時,為檢查組提供發現產品描述錯誤的機會,以降低風險。
?
總之,認證機構可從工廠、實驗室和檢查組入手,通過獲證前后的檢查、檢測、合格評定、企業分類管理、檢查員使用管理等多種措施和手段,在證書有效期內,持續對產品描述的風險進行分析、評價并采取適當的消除措施。所以說,認證機構應該并且能夠對產品描述的正確性負總責和*終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