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2 來源:互聯網
近年來,我國在涉及人身安全的產品領域推行“市場準入”制度的強制性
?
(1)認證的對象不同。質量管理體系的對象是供方的質量體系,產品認證的對象涉及的是產品特性。質量體系認證的對象不是該企業的某一產品或服務,而是質量體系本身。當然,質量體系認證必然會涉及到該體系覆蓋的產品或服務,有的企業申請包括企業各類產品或服務在內的總的質量體系的認證,有的申請只包括某個或部分產品(或服務)的質量體系認證。
?
(2)認證的依據不同。質量管理體系的依據是供方的質量體系,產品認證的依據是產品認證規則。進行質量體系認證,往往是供方為了對外提供質量保證的需要,故認證依據是有關質量保證模式標準。為了使質量體系認證能與國際做法達到互認接軌,供方*好選用ISO9001、ISO9002、ISO9003標準中的一項。產品質量認證的依據是認證檢驗機構對產品質量進行檢驗、評定所依據的標準和相應的技術要求。
?
(3)認證的機構都是第三方質量體系或產品認證評價機構。要使供方質量體系認證能有公正性和可信性,認證必須由與被認證單位(供方)在經濟上沒有利害關系,行政上沒有隸屬關系的第三方機構來承擔。而這個機構除必須擁有經驗豐富、訓練有素的人員、符合要求的資源和程序外,還必須以其優良的認證實踐來贏得政府的支持和社會的信任,具有權威性和公正性。
?
(4)認證獲準的標識都是注冊和發給證書。按規定程序申請認證的質量體系,當評定結果判為合格后,由認證機構對認證企業給予注冊和發給證書,列入質量體系認證企業名錄,并公開發布。獲準認證的企業,可在宣傳品、展銷會和其它促銷活動中使用注冊標志,但不得將該標志直接用于產品或其包裝上,以免與產品認證相混淆。注冊標志受法律保護,不得冒用與偽造。
?
(5)產品質量認證,可分為安全認證和質量合格認證兩大類,其中安全認證往往是屬于強制性的認證。質量體系認證,主要是為了提高企業的質量信譽和擴大銷售量,一般是企業自愿、主動地提出申請,是屬于企業自主行為。但是不申請認證的企業,往往會受到市場自然形成的不信任壓力或貿易壁壘的壓力,而迫使企業不得不爭取進入認證企業的行列,但這不是認證制度或政府法令的強制作用。
?
(6)ISO9000體系認證與CCC認證的精髓是一致的,許多條款基本相同,但CCC認證是以產品為出發點,忽略管理評審、設計開發、顧客滿意、數據
?
凡其產品列入強制性認證目錄的企業,應統籌考慮體系認證和產品認證兩者的關系,將企業的產品質量保證能力與ISO9000標準整合在一起,形成統一的管理標準,有效避免可能出現的重復、相互矛盾等現象,使操作者無所適從。
?
產品認證中的一些特殊要求是對ISO9000族標準的有益補充,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如對采購的要求增加了對關鍵元器件和材料進行定期檢驗的內容,解決了“對合格供方評價控制體系”的問題,定期對供方產品CCC證書(
?
產品認證中還規定了對*終產品除進行****的例行檢驗外,還要進行抽樣檢驗,通過更嚴格、更全面的檢驗,確定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驗證檢驗人員的工作質量。這是對ISO9000族標準“產品的監視和測量”的補充,措施更為有力。產品認證“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中除了對
?
企業搞好管理體系認證和產品CCC認證應采取的措施是:
?
(1)涉及產品強制認證的企業,建立質量體系時應依據我國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運用管理標準和技術標準,建立統一和兼容的體系文件,既滿足體系認證又滿足產品認證的要求,這樣便于宣貫和操作,避免脫節現象。?
?
(2)管理體系正在運行的企業,當有產品認證要求時,應考慮體系文件換版,在原體系文件的基礎上修訂,經過策劃、編制,在管理評審時確認,避免造成人力、物力浪費和文件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