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近日,陜西檢驗檢疫局首次檢出不合格進口韓國海苔。據了解,此次進口的韓國海苔共670千克,貨值近2萬美元,分別是海世傳統紫菜、海香迷你海苔、海世魯桑葉紫菜等7個品種,被全部檢出菌落總數超標。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陜西檢驗檢疫局依法退運了該7批韓國海苔。
據陜西檢驗檢疫局食檢處吳育林處長介紹,此次是陜西口岸首次進口韓國海苔。鑒于此,食檢處高度重視,檢驗人員嚴格取樣,按照標準進行了相關項目的檢測,結果發現7批調味海苔菌落總數全部超出GB19643標準的限量要求,且*高超出17倍以上,存在*大的安全衛生隱患。為此,食檢處依據相關法規及標準,判定該7批調味海苔全部不合格,做出退運處理,有效預防了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
近年來,隨著國內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國際貿易便利化的推進,我國進口食品的品種和數量都逐年增加,進口食品安全風險也隨之增大。2015年,質檢總局已通報多批進口韓國海苔因菌落總數超標被退運或銷毀,進口韓國海苔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有關規定,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對進口食品安全實施監督管理。凡是進口的食品必須由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依照我國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進行檢驗,只有經檢驗合格,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簽發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后,才允許該食品進口到我國境內。
今后,陜西檢驗檢疫局將進一步加大進口食品檢驗監管力度,保障國內消費者健康安全。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進口食品時,應該關注兩點,一是看進口食品的中文標簽,一款通過正規渠道進口,并經檢驗檢疫合格的進口食品必須有中文標簽。二是可以向經銷商索要并查看該批食品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這個證書是由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對進口食品檢驗檢疫合格后簽發的,證書上注明了進口食品的詳細信息,包括品名、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具體內容。可以說這個證書是進口食品的“身份證”,只有貨證相符,才是真正的進口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