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2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在日內瓦宣布,當前巴西密集出現的新生兒小頭癥病例和其他神經系統病變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些病例的出現可能與寨卡病毒流行存在密切關系。陳馮富珍在記者會上說:“盡管還沒有得到科學證實,但孕期寨卡病毒感染與小頭癥存在高度可疑的因果關系。”
這是世衛組織繼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質炎及埃博拉疫情后再次宣布“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陳馮富珍表示,考慮到寨卡病毒傳播方式、蚊媒的廣泛分布、缺少疫苗及快速可靠的病毒檢測方法、新傳播國家的人群對病毒缺乏免疫力等,此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受到進一步關切。
根據質檢總局《關于防止寨卡病毒感染疫情傳入我國的公告》,北京檢驗檢疫局啟動了相關技術儲備,包括緊急采購寨卡病毒檢測試劑;緊急驗證寨卡病毒檢測方法,從免疫熒光和核酸檢測多重手段建立檢測方案,完善檢測流程;開展檢測技術培訓,加強現場采樣和實驗室檢測技術演練,強化技術能力。目前,該局可隨時開展檢測工作。
北京局借鑒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出血熱等疫情防控經驗,從六方面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抓風險評估。利用“傳染病疫情風險評估系統”分析寨卡病毒傳播特點和疫情變化趨勢,結合北京口岸通航范圍和蚊類本底分布狀況,科學評估疫情傳入及后續傳播風險,及時研究制定防控方案。二抓重點布控。運用“航空器電子申報系統”對來自重點疫情流行區航空器施行重點布控。三抓人員監測。對來自疫情流行區的人員加強檢疫查驗和癥狀監測,嚴格實施流行病學調查和醫學排查,一旦發現可疑病例,立即轉送相關醫療機構。四抓檢疫查驗。對來自疫情流行區的交通工具、集裝箱、貨物、行李、郵包及快件加強檢疫查驗,一旦發現蚊蟲及污水等蚊蟲可能孳生環境,立即監督實施滅蚊處理,嚴防媒介生物跨境傳播。五抓蚊蟲監測。對口岸區域醫學媒介生物,尤其是公共場所室內的蚊類加強監測,關注蚊種變化,聯合口岸當局及愛衛會等單位及時清理蚊蟲孳生場所,減少疫情傳播媒介。六抓健康宣傳。發揮口岸和保健中心出入境旅行醫學服務職能,為出入境旅客提供健康提示和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