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近期紡織人的朋友圈里已經不再有各種漲價、封盤、售罄的消息了。剛開年的時候,**一價、甚至半天一價的紡織原料也在*近開始沉寂。卡車排隊拉布似乎消失不見了。這一波紡織異常行情對紡織市場造成不小的影響。
影響*大的,恐怕非那些大量囤積坯布的貿易商莫屬了。
原料漲價的時候大家都在一邊吐槽一邊“買買買”,一旦價格不漲了,市場一下子就不復之前的火熱。
某織造企業負責人金總表示,公司主要生產的都是一些滌塔夫、春亞紡之類的常規坯布,過年以前倉庫里囤了近兩個月的坯布,結果過年以后原料價格一漲,直接被以前的一些老客戶快買空了,據了解他們也沒接到單子,很多時候布買來就直接拉到染廠了,也不做,就囤著。
金總的遭遇并不是個例,往年節后并不是正常的坯布成交旺季,往年市場火熱也只是因為年前積累的一部分訂單要在年后交貨,不過今年的情況因為原料上漲發生了改變,貿易商為了規避風險提前備貨并沒有什么問題,但這卻會給后續的行情埋下一些“坑”……
總量方面
市場上的布只是從織造企業的手里轉移到了貿易商的手里,但卻沒有繼續往下游轉移,貿易商手里現在不缺布了,短時間內也不太會給織造企業下新的常規產品訂單了。
價格方面
在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以后,同等級的坯布,貿易商的報價可能會比織造企業新生產出來的坯布價格更低,尤其是一些跑量的常規產品,大家都能做,價格就是決定競爭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它本身利潤也很薄,“老布”和“新布”將在不對等的地位競爭。
資金方面
大量購買坯布的貿易商因為“家大業大”,往往擁有更長的欠賬周期,一旦這部分坯布銷路受阻,貨款也有可能會被推遲。
需求方面
*近國際上關于疫苗流通、疫苗效果之類的“花邊新聞”并不少,關于變異病毒的消息也一直有,世衛歐洲辦事處官員漢斯克魯格預測,新冠肺炎或許將會在2022年初結束,比原先人們預測的時間又推后了數個月。目前市場上海外訂單并沒有出現集中下達的情況,因此未來2021年終端需求*終表現如何尚需觀察。
在原料價格不再上漲之后,貿易商也暫停大量進貨采購,現階段坯布庫存大量集中在貿易商手中,而這些坯布的成本比織造企業新生產的坯布價格要低。在終端需求存在未知可能的情況下,這部分坯布庫存或許會成為2021年紡織人*大的“坑”。
與此同時,上海展的召開、中美會談的進展,都給紡織業釋放了一個內外需求都有增量預期的訊號,另外終端市場傳出品牌商庫存偏低,或有望出現爆發性采購的局面。
RECP協定對中國紡織行業影響深遠
近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結束后舉行“部長通道”采訪活動,商務部部長王文濤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采訪。
在回答關于《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工作進展和如何幫助企業把握機遇的問題時,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說,RCEP簽署意味著占全世界三分之一經濟總量的地區能形成統一大市場,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為此專門成立了RCEP生效實施的工作機制。目前的進展是,我國政府已正式核定該協定,一些成員國也在加速推進核準,希望相關國家能加速推進,*終達到6個東盟成員國和3個非東盟成員國核準的協定生效門檻。
根據規定,RCEP協定需15個成員中至少9個成員批準后方可生效,其中要至少包括6個東盟成員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中至少3個國家。RECP協定一旦生效,對我們的紡織行業也是影響深遠。
相信紡織行業今年肯定能走出疫情低谷,重新打造一個興旺的產業。
來源:綢都網、商務部微新聞、全球紡織網
編輯:中國紗線網新媒體團隊
如果你喜歡本文,你還會喜歡:
瘋狂的棉花,“漲媽不認”!棉花期現漲破152 0173 3840元,棉紗一周內漲幅2000元/噸,棉紗會再來一次瘋漲嗎?
五大品種漲停!原料暴漲,棉紗漲1000-2000元,紡織牛市行情來了!2021中央一號文件對棉花影響幾何?
開門紅!紡織市場開年大漲 美國將維持現有對華關稅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