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近期多省市近期陸續下發消費券,目的是刺激地方消費,但是多位行業人士認為,隨著疫情的緩解和控制,“報復性消費”出現的概率較低,更像是反彈性消費?!班笥谙M者收入水平在停工停產期間受到限制,所以消費約束曲線也會有所收縮,故而‘報復性消費’可能性較低?!敝袊M金融40人論壇副秘書長程雪軍對記者表示。
4月15日起,武漢開始下發2000萬消費券。而從3月開始,江蘇、浙江、廣東、江西等多地就陸續下發消費券,金額從數千萬至數億不等,通過刺激消費來刺激經濟增長。其中,杭州市3月27日向全體在杭人員發放高達16.8億元的消費券。
隨著疫情的緩解和控制,很多人期望出現“報復性消費”,就像2003年“非典”一樣。
根據公開資料,2003年,國內各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均為正。即使在5月份,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仍有4.3%;等到疫情被全面控制的六七月份,消費同比增速則快速增長至8%-10%左右。
但是,本次疫情對消費的沖擊則大概率超過“非典”時期。“在復工之前,線下消費領域受沖擊較大;但線上消費卻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而從數據上看,一二月份的消費數據增速上呈負增長,說明消費市場受沖擊很大。”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付一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國內GDP增速為10.04%,比2002年還高,正處于高速增長的區間;而且出口和貿易受影響較小,居民收入水平也沒有明顯變化。
程雪軍也對記者表示:“由于消費者疫情期間存在時空的消費抑制,所以在此期間或之后,消費會有一定程度上的反彈。但是囿于消費者收入水平在停工停產期間受到限制,所以消費約束曲線也會有所收縮,故而‘報復性消費’可能性較低。”
“與其說是報復性消費,還不如說是反彈性消費或補償性消費。今年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大環境下,很多人對未來的收入預期都不甚樂觀,是否有心情去‘報復性消費’還不好說。”付一夫表示。
“雖然報復性消費大規模發生的可能性較低,但持續消費的增長都是非常看好的。”某中型券商的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
而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CPI(消費價格指數)備受市場關注。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3月份,復工復產逐漸加快,3月份CPI環比下降。由上月上漲0.8%轉為下降1.2%。
但是,對于CPI未來的走勢判斷,業內人士觀點不一?!?月份CPI已經下降,雖然整體仍然偏高,但已經呈現向好態勢。隨著復工復產的加快,消費市場前期的供給緊張狀況得以緩解,需求端、供給端的聯系更加暢通。長期來看,CPI有望在今年三季度重回3以下的合理區間?!备兑环虮硎?。
程學軍則表示:“目前較多專家認為此次疫情可能帶來較為嚴重的經濟通縮,但結合全球央行QE(量化寬松)政策以及歷史經濟規律,我認為反而更應注意滯脹(停滯性通貨膨脹),即需要謹防物價上升,但經濟停滯不前。疫情終會過去,但疫情容易導致經濟發展緩慢、QE政策下的貨幣難以回收,故而CPI走勢會繼續上升,但增速放緩。而對于居民消費,建議政府、行業、企業層面要加大支持力度,通過消費補貼等手段促進居民消費。倘若居民消費整體上行,那么消費主題基金也有較好的發展趨勢。”
結合整體疫情的發展態勢,市場樂觀預計疫情對國內各行業板塊的影響會延遲至6月份。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讓無數紡織服裝人惶恐不安的同時,也為其打開了轉向線上銷售的新視角。
直播賣貨、生鮮到家、線上零售等都成為疫情期間的一抹新色彩,線上銷售渠道迅速成為紡織服裝業的抓手。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報復性消費”這一話題亦引發市場關注,疫情期被憋壞的消費欲會否在疫情后期迅速爆發?
復盤2003年非典時期,彼時紡織服裝業以線下銷售為主,前期銷售受到一定阻礙。后在7月隨著疫情的逐步收尾,市場上前期被積壓的購買力迅速得到釋放,紡織服裝業的銷售量獲得大幅增長。同時,為快速解決庫存,商家展開了一系列的折扣優惠活動,紡織服裝業開始復蘇。
截至2003年11月份,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紡織服裝類商品銷售總額達358.2億元,較2002年同期增長22.3%,各種服裝共銷售152 0173 3840萬件,較2002年同期增長8.6%。
也有觀點認為,當前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消費者仍抱有保守心態,市場期待的報復性消費局面可能還沒有達到預期。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