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為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改善口岸營商環境,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近日海關總署決定,從4月5日起對進口棉花品質檢測監管方式進行優化,把進口棉花是否需要抽樣檢測、是否需要由海關出具棉花品質證書的權利放手給進口棉花收貨人或代理人,必要時在企業申請的前提下實施監督檢驗;重點實施現場檢驗檢疫。“抓大放小,放管并舉”的措施符合棉花進口市場、進口企業的需要。
青島、上海、張家港等地的棉花貿易企業、棉紡織企業表示,“進口棉花品質檢測監管優化”的積*作用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一是加快進口棉花清關或入保稅庫進度,降低繳納滯納金、滯期費的風險。對一些品質有保障、買賣雙方對商檢原單認可且長期合作的外棉進口合同,如果收貨人或代理人不申請抽樣檢測、不需要海關出具棉花品質證書,則只需現場檢驗檢疫后即可放行,大大減少業務流程、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對供需企業都有利;二是由于企業省去檢測、出具品質證書等流程,將節省一部分港口建設費(規費)、PTF艙單錄入、鉛封費、文件費、港雜費等等,降低紡企、貿易商外棉進口成本,讓利于企。
一些進口棉花企業認為,不逐批實施抽樣檢測、不需海關出具棉花品質證書的進口棉只占一部分或一小部分,像印度棉、西非棉等產地因“大貨與小樣”差別大、同一批甚至同一個柜皮棉品質差異較大或異纖/雜質含量有區別而必須申請檢測(有些批次外棉商檢證書可信度不高),以保障買方權益;而很大一部分國內紡織企業、中間商等買家仍需要銷售方提供海關出具的品質證書,作為履約的重要參考依據。換個角度來看,棉花貿易企業作為“中間”環節,仍傾向于申請抽樣檢測并由海關出具品質證書;而作為終端的紡企為了加快原料入庫,省時省費用,很可能簡化流程,無需檢測及海關品質證書直接清關提貨,但也存在一定風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