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溫室效應……氣候變暖與我們的衣服、窗簾、沙發布有啥關系嗎?
“2017年,全球紡織行業生產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12億噸,超過全球國際航班和海運排放溫室氣體的總和。”日前召開的2019氣候創新·時尚峰會上,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中國區循環時尚項目負責人范華星提供了該機構調研的數據。
在紡織生產消費流程中,從可再生材料的選擇、脫碳的生產環節、水資源的使用處理、廢棄物的再處置到衣物的使用率、可持續商業模式的探索,每一步都會影響碳排放,從而對氣候產生影響。2018年,中國纖維加工總量約5460萬噸,超過全球纖維加工總量的50%;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2767.3億美元,占全球35%。紡織業實現綠色發展責無旁貸。
近年來,中國紡織產業一直致力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李寧集團在供應鏈材料、水資源利用、廢棄物處置等多個環節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2018年通過建設太陽能電站,不僅降低了碳排放,還節約電費40多萬元。新天元色紡采用的“零染”色紡技術,截至2018年底累計減少碳排放10.1萬噸,累計節約用水量152 0173 3840萬噸。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近年來制定了《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紡織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政策文件,大力支持包括紡織行業在內的傳統制造業開展綠色化改造,提高行業綠色發展水平。”
《紡織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8%、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累計降低22%、用水量累計降低23%,再利用紡織纖維總量達1200萬噸。
“氣候變化問題正在改變市場競爭的商業環境與格局,影響企業的供應鏈和市場需求。我國高度重視綠色發展,中國紡織企業要在變局中厘清世界、國家和行業的發展趨勢,從而在變局中把握機遇、規劃未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說。
實際上,紡織品消費者的觀念也在悄然改變。WWD(國際時尚特訊)首席內容官張大川表示,在全球范圍內,盡管消費者每年丟棄的還可繼續穿著的衣物總價值達4600億美元,但已經有80%的消費者認為,改變日常行為和購物習慣是保護環境的好方式。
對可持續發展的追求也成為一種時尚。調查數據顯示,22%的上海消費者愿意為環保多花錢。再造衣銀行創始人張娜表示:“我們通過對舊衣的再設計影響消費者,進而促進真正的循環產品出現。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