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 ?今年以來,央行三次開展定向降準操作。6月24日,央行公告稱,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等幾種類型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將釋放7000億元流動性。在分析人士看來,去杠桿仍是“持久戰”,但近期在市場對去杠桿力度表現出擔憂情緒后,央行出招安撫市場,緊信用與寬貨幣搭配,釋放結構性去杠桿信號。
釋放7000億資金
6月24日,央行公告稱,為推動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加上此次操作,今年以來,央行已實施三次定向降準。**次是1月25日開始實施的面向普惠金融的定向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約4500億元。第二次是4月25日實施的定向降準,置換9000億元MLF,同時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
央行此次定向降準將釋放7000億元流動性。此外,相比前兩次,央行此次對定向降準釋放的資金使用進行了安排。具體來看,5家國有大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下調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5000億元,用于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項目,同時撬動相同規模的社會資金參與。央行要求,相關銀行要建立臺賬,逐筆詳細記錄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實施情況,按季報送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
此外,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下調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2000億元,主要用于支持相關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發放小微企業貸款,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金融機構使用降準資金支持“債轉股”和小微企業融資的情況將納入人民銀行宏觀審慎評估。
招商證券觀點認為,繼年初定向降準、4月“置換降準”后,央行第三次動用準備金率工具,不過,與前兩次相比,本輪降準更具“普降”意味,基本確認“寬貨幣”趨勢。與過去準備金調整不同,本輪準備金調整背后的核心邏輯,一是對沖回表消耗,二是解決融資成本問題,尤以后者為重。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表示,整體來看,此次降準仍是針對前期市場預期流動性偏緊和5月社會融資過度收縮的回應,這表明過去一年多偏緊的貨幣政策重新回到邊際寬松的趨勢中,至少能夠真正執行中性的貨幣政策。
關于央行此時宣布定向降準,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認為,釋放的貨幣政策信號實際上并沒有出現方向性的改變,仍是維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核心目標還是防風險、去杠桿的總體基調,但央行會根據實體經濟的總量和結構特點來靈活調整政策。
釋放結構性去杠桿信號
在市場看來,去杠桿仍是“持久戰”,但近期在市場對去杠桿力度表現出擔憂情緒后,央行出招安撫市場,緊信用與寬貨幣搭配,釋放結構性去杠桿信號。
央行相關負責人表態,此次定向降準是落實6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有關部署。今年以來,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簽約金額和資金到位進展比較緩慢,考慮到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是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的主力軍,可通過定向降準釋放一定數量成本適當的長期資金,形成正向激勵,提高其實施“債轉股”的能力,加快已簽約“債轉股”項目落地。
關于債轉股,曾剛認為,從整體宏觀杠桿的角度來講,債轉股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降低宏觀杠桿的手段。但由于近期市場環境的原因,整體運行狀況并不是非常令人滿意,在這種情況下央行通過定向降準過程中對債轉股的投向進行強調,一方面確實釋放出更多資金,有助于銀行向這方面發展,同時在政策的引導方面,會引起更多的人關注這一領域,把更多精力投入這方面。這也是一個對宏觀杠桿更有效的管控創造條件。
曾剛表示,在總量上,因為*近金融市場資金面相對比較緊張,而且市場的情緒比較悲觀,導致市場波動較大,這對整個經濟的融資環節,尤其是非銀行以外的金融市場產生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從結構上來看,今年的結構性去杠桿的核心,事實上是要去國有企業、地方政府的杠桿,但在實際過程中發現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存在短期內融資更加困難的情況。
仍有降準空間
談及此次定向降準對市場的影響,黃志龍表示,此次定向降準對于股市釋放一定的利好信息,可能對近期大幅下挫的股市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對于樓市的正面作用并不大。
“當然不是為給樓市喘氣,但難以避免,樓市將有所獲益。央行這一輪降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保證企業的流動性,主要是小微企業的流動性,精準向實體經濟注水,絕不是樓市、股市。”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因為樓市、股市已不堪之重,樓市今年各地即使出臺多達152 0173 3840次的調控政策,但某些城市仍是不斷上漲,甚至一房難求;股市2015年因高杠桿造成的股災現在還沒恢復,不可能重蹈覆轍。
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殷劍峰表示,自2004年以來逐漸形成的高準備金率的兩個基礎在當前已喪失,其一是遞增的居民儲蓄率,其二是長期的雙順差。同時,隨著金融去杠桿進程的加快,金融市場流動性緊張正在迅速傳導變成實體經濟的資金短缺和資金成本迅速上升。所以,持續降準不僅是必然趨勢,也是防止信用風險轉化成流動性危機的必然。
對于未來是否存在降準空間,曾剛認為未來還會有進一步降準的空間,尤其是結構性的定向降準空間依然存在。未來的核心任務是結構性的去杠桿,而要達到這種結構性去杠桿,結構性的政策運用是不可或缺的。這個過程中,定向降準是一個把總量和結構綜合比較好的工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