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 ?巨大的機器轟鳴聲中,一位紡織女工雙手在高速運轉的細紗機間上下翻飛,20多秒完成了10個錠子的接頭。這是一段拍攝于蘭州三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紡紗廠車間的視頻,視頻的主角就是這家企業的細紗工、全國人大代表范冬云。
10個錠子接頭的標準用時是50秒,范冬云卻將速度提升了近一倍。她保持廠里*快紀錄數十年,至今無人能打破。
2005年,范冬云獲得“甘肅省勞動模范”稱號,2009年獲評“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2016年被評為甘肅省優秀共產黨員,她還在去年被提名推薦為全國“大國工匠”候選人。
1991年進廠,在崗27年,范冬云經歷了企業的興衰。前些年,受金融危機波及,加之生產設備陳舊、管理粗放,企業經營舉步維艱。“一些普通的粗紡面料能做,但一些高精尖的精紡產品我們生產不了。”范冬云說。2015年,企業整體搬遷至蘭州新區,范冬云的“老伙計”細紗機也換了“新模樣”。
遷址后,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通過技術革新將石墨烯纖維、牛奶蛋白纖維、玉米纖維等新材料用在面料里;自主研發的面料制成的女包打開了國外市場。伴隨著提質增效,企業逐漸打入高端市場,范冬云們的工資也翻了近一番。“作為一名基層紡織工人,深切地感受到了科技創新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范冬云說。
為了把大伙的想法帶到大會上,來北京前,范冬云特地請教、走訪,做了許多功課,漸漸看到一條清晰的出路:智能制造能夠實現生產工序的自動化、數字化,實時在線監測和數據提取、分析,能夠提升勞動效率、降低勞動強度,節約人工成本。“紡織行業要想擺脫現在面臨的困境,還得依靠科技創新,智能制造是必由之路。”范冬云說。
范冬云希望,政府更加關注紡織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引導鼓勵紡織企業淘汰落后產能,走智能化發展之路,同時及早做好智能制造領域緊缺人才培訓培養,“讓老紡織也能實現大‘智造’”。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